乖乖网 3—6岁

让孩子就这样爱上童谣

2015-04-23 10:26:37 出处:乖乖网 标签: 绘本故事 儿童早教

解读音韵:童谣是最富有音乐美的儿童文学。由于它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游戏方式来实现的,所以特别要求作品适宜“诵”与“唱”,呈现出鲜明的音乐性和节奏感。基于这样的初衷,在今天的亲子阅读领域,童谣得到了更丰富的拓展,无论是将《三字经》《笠翁对韵》这样的经典古诗文与配乐相结合,形成诗词吟唱式的新式童谣;还是直接为孩子唱读的FiveLittleMonkeysJumpingOnTheBed等原汁原味、韵律感十足的经典英文儿歌。东西中外,一切能让孩子愉悦地感受到语言所特有的音韵美、节奏美的诗与歌,都是动听的童谣。

共读分享:从小C1岁起,我每天都给他读上好一阵《笠翁对韵》:起初是在哄他入睡时充当“摇篮曲”;后来是在推着他散步时当作遛弯儿歌谣;再后来他大些了,我有时抱着他正正经经地读一阵儿,有时干脆在他玩玩具时自我陶醉地在旁边读起来,权当作为他游戏时的“背景音乐”。我深爱它优美的文字和动人的音韵。“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即使孩子还不能了解其中的意义,它本身已是一首足够动听的歌。现在小C4岁半,他已能自然而然地背诵出其中许多章节,有时还自己悟出一些有趣的意思,比如他说:“妈妈,云和雨相对,是因为云里面藏着雨吧?”希望这美好的声律意韵,能带给他最难忘的语感启蒙。(小C妈,儿子小C4岁半)

爸爸篇忆父念童谣,为儿写游诗

《最美的童诗·童谣·童话》,作为一位爸爸,一个童书出版人,出版一套全面而综合的经典童谣,去了解一种文化里的诗歌,那里潜藏着一种儿童观和教育观,也是我一直所希望的。

儿时的记忆:诗是一辈子都要读的书,成人比孩子更需要诗,人生的不同阶段会读出不一样的感悟和境界。诗里面有孩童的天真纯粹,无关世俗,纯真美好。

记得小时候,书是最大的奢侈品,爸爸陪我玩时,经常给我念的那首童谣却记忆犹新,尽管爸爸只会这一首,但我依旧喜欢。“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唱大戏;接闺女,迎女婿;小外甥,也要去。”现在回想起来,听爸爸念童谣时的情景便好似浮现眼前,想来这种对童谣的情感依附于亲情,这也是对那首童谣念念不忘的所有理由吧。

当下的乐趣:我和儿子读书的时间不短,差不多有7年多了,但童谣和童诗却很少,他对车和机械类的书特别着迷,我又不想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他。每天和他一起读的书里有故事类的、科普类的,也有关于车的玩具书、童谣和童诗类的,我觉得读书本身就是最好的诗,最好的影响,每天读的那些故事,里面的某一个句子,某一段话,都有可能对他产生影响。

现在每天在上下班的路上,我都要写一两首游诗,回家念给儿子听,让他来评判好坏。我想这样做或许能激发他对诗的兴趣,慢慢地影响他去写自己的诗。         

情感口述
相关推荐
推荐专题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