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网 3—6岁

让孩子自己决定吃什么

2015-04-17 16:43:58 出处:乖乖网 标签: 幼儿饮食 儿童护理 儿童饮食

“简单教养手册”

教养总是在生活之中,但因为过于日常化的“外貌”,很容易就被我们忽视。作为一个有学前教育学背景的妈妈,管倚把教育学的理论以及自己的理解和想法贯彻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她很愿意和妈妈们一起分享生活中就能轻松实践的育儿法则……

儿童饮食

女儿的早饭吃什么,一直是家里的一大难题。粥做主食吧,似乎清淡了一些,热量恐怕也不够;年糕、面条、馄饨之类,热乎乎的,孩子怕烫,吃不快,有可能去幼儿园会迟到;最好的解决方案是面包和牛奶,可惜女儿从小不爱吃面包和蛋糕。

不吃面包,早饭准备起来就比较麻烦。对于想偷懒的妈妈来说,真是一大遗憾。不过现在,她居然天天早饭都要求啃面包,这实在让人想想就忍不住要偷笑。

转机是这样的:那天她发烧,胃口不佳,中午几乎没有吃饭,就去医院吊水了。吊水吊到一半,她苦着一张脸告诉我:“妈妈,我肚子饿。”我赶紧翻自己的包,坏了!慌慌张张地出门,包里没有带吃的。

我不得不和女儿商量商量,这个时候妈妈去买吃的,面条、馄饨之类的,你在吊水,吃起来不方便;面包或者蛋糕是比较方便和卫生的,但问题是,面包或者蛋糕买回来,你吃不吃?

女儿认真地思考了一会儿,才点点头表示同意。估计是饥饿占了上风啊。我这才出门,买了面包。饥饿果然是治胃口不佳的良药,她三口两口,风卷残云般地就把面包都吃完了,把我吓了一跳。

吊完水,走出医院,女儿点名要求再买一个面包,吃完之后才心满意足地回家。

从此以后,我们家就开启了早饭吃面包、简单又健康的“幸福”生活。

她是怎么爱上面包的?

这个问题,我想过很久,有几种猜测:

1.人在饥饿的时候,因为渴求食物,所以要求不高,特别容易接受新食物;

2.我和女儿商量时严肃的态度,让她觉得面包是很难吃的东西,结果面包的口味大大超过她的心理预期,从而认为面包特别好吃;

3.或者是生病时候的“美味”,总是让人记忆深刻……

直到我偶尔看到一份资料,才有了新的想法和认识:

早在1920年至1930年期间,一位美国儿科医生,克拉拉·戴维斯博士就发现很多孩子会拒绝食用我们所认为的健康食物。医生所推荐的食物、食用量,还有进餐时间等,都很难在孩子那里获得认可。于是她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想:是不是给孩子规定食物、食用量、用餐的时间,本身就是让孩子拒食的原因呢?何不试试让孩子自己来决定吃什么呢?

于是,她做了一个非正式的研究,或者说是一个没有严格控制条件的观察实验。有15个年龄在7~9个月的孩子作为观察对象,观察的过程短则6个月,长则达4年半。

实验中,为这些孩子提供的食物共有33种,每一种都单独制作,没有混合过的食物,比如三明治和汤。当然,并非是每餐都提供33种食物,而是这些食物每次轮流出现在餐桌上。同时,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被排除在外。

孩子们可以随意选择他们喜欢吃的食物,吃什么和吃多少,完全由他们自己说了算。具体的做法就是,他们或者自己拿着吃,或者让护士喂。但是,护士完全不能给孩子暗示或提醒,孩子想要什么才能喂什么,如果孩子继续要就得不停地喂……

情感口述
相关推荐
推荐专题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