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网 3—6岁

早教班,为什么跟我想的不一样?

2015-04-14 09:36:40 出处:乖乖网 标签: 儿童早教 家庭育儿 早教方式

疑惑2:为什么老师不关注宝宝到底学会了多少?

我的观点:体验,意味着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很多家长期望宝宝在早教班能够学会很多东西,但却发现早教机构似乎没把宝宝完全学到这些东西作为课程目标,也没有刻意去强调“学会”这个结果。这会不会是有点不负责任呢?或者是在忽悠家长呢?

对宝宝而言,他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听去理解,通过模仿去操作,通过触摸去感受;在与家长的语言互动中拓展词汇,学习表达;在通过感官感受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想法,建立认知,这些过程远比能不能认出几个小动物,会不会数几个数字重要得多。

对家长而言,宝宝学习的过程,也是家长学习的过程。早教老师会通过图片、声音、动作来进行内容的传递,事实上这也是给家长示范,用什么方式和孩子进行互动,用什么方法让宝宝学习。

早教班中的认知活动、游戏的难度设置,是根据该月龄段幼儿的平均发展水平设置的,这也就意味着其中的某些活动对于一些宝宝有可能太难,而对于另一些宝宝则有可能太简单。这个现象本是无可避免的,宝宝的发展是有差异性的,如果家长总是惦记着、纠结着“别人宝宝能做到的,我的宝宝也要做到”这个结果,忽视宝宝在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会给宝宝带来很大的压力,要知道愉快、放松的氛围对于宝宝的发展是很重要的。

疑惑3  :为什么老师和我的宝宝互动那么少?

我的观点:对于0~3岁的宝宝来说,亲子关系第一。

很多家长总是以为将宝宝送到早教班,孩子与老师会有很多的互动,但在早教班实际上看到的却不是这样。

首先我们来说说,一个早教班有多少个宝宝呢?早教班招生时,一个班级的人数一般控制为10~15人,这既是出于成本的考虑,也是为了能开展集体游戏。0~3岁宝宝突发情况比较多,出勤率比较难控制,很多班级的实际出勤的人数也可能只有6~9人!如果我们按6个人算,一节早教课1小时,除去欢迎、结束、休息和老师要推进各个环节,单独指导每个宝宝的时间确实可能只有5分钟。

从早教中心的角度来说,我们非常强调亲子关系,而不是师生关系,因为对于0~3岁的宝宝来说,亲子关系永远放在第一位。早教机构和早教老师对宝宝来说是陌生的,只有当亲近的家人在场时,宝宝才会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去。更重要的是,在早教课的各个环节中,亲子间的互动也在不断地融洽,沟通也在不断的升级,一个鼓励的微笑、一个紧紧的拥抱、一个轻轻的扶持,意义远远大于宝宝执行一个指令、学习一个动作。老师在互动的过程中,会告诉家长注意哪些事情,有什么延伸的活动可以在家里做,这些都是在教家长怎么和宝宝玩。所以,如果家长感觉到在上了一段时间的早教课后,你和宝宝玩得更愉快了,你也不用为了下班后到底和宝宝玩什么而苦恼时,那你在早教班的收获就很大了,这可比单纯地老师和宝宝之间的互动更为“超值”。

疑惑4:为什么我的宝宝和别的宝宝接触那么少?

我的观点:在实质性的同伴交往行为出现之前,宝宝需要先观察和模仿他的同伴。

很多的爸爸妈妈选择带宝宝来到早教机构,是期望宝宝能在一个这样的集体环境中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同伴间的互动交往。家长想象的交往,可能是主动打招呼,叫出对方的名字,或一起搭积木等,而这和宝宝的月龄有密切的关系。从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当宝宝们合作做一件事情或合作玩一个游戏时,同伴交往就出现了。事实上,宝宝对于同龄人的关注和交往行为并不会很早出现,一般要到宝宝18~24个月左右。但合作行为(或合作游戏)不是突然有一天就出现了,而是建立在同伴观察和模仿的基础上。那什么是同伴观察和模仿呢,爸爸妈妈可以想想,在早教中心,当老师下指令做一个动作时,宝宝有没有在观察他的同学,然后模仿他的动作。同样,在早教中心,老师也会引导宝宝们抱一抱、传递一下东西、观察一下其他宝宝在做什么等这些简单的同伴互动,这样都是在为宝宝迈出同伴交往第一步而作准备。

还是那句话,现在市场上的早教机构收费不低,动辄上万,家长付了钱,自然想“得到的东西越多越好”,可是究竟什么是得到呢,是不是越多就意味着越好呢?这个时候还是要回到宝宝的角度,用宝宝的需求去看待、去评判。

在本次的分析中我提到专业的早教机构和不那么专业的早教机构,那么问题来了,如何选择一家靠谱的早教机构呢?或者一家靠谱的早教机构应该是什么样的呢?请看下期。

情感口述
相关推荐
推荐专题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