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网 3—6岁

单亲不是溺爱孩子的理由

2015-03-30 11:14:44 出处:乖乖网 标签: 儿童教育 家庭教育 家庭育儿 儿童教育方法

单亲家庭的孩子大多都处于“缺爱”的状态,而这样的状态下,孩子的父亲或者母亲,甚至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都会认为孩子很可怜,容易过分地迁就孩子,对孩子的事包办代替,久而久之,反而造成了孩子不好管的局面。

孩子单亲

近日,朋友圈里一则名为《小学的儿子这样说离婚的妈妈》的文章得到了不少人的转发,文章中的小学生李小帅很心疼妈妈,主动在学校建立单亲孩子学习小组,力争上游,不让妈妈担心自己的学习。不仅如此,小帅还为妈妈介绍了靠谱的对象,最后让妈妈重获幸福。现在的单亲家庭不少,而单亲家庭的孩子却不是个个都像小帅这么懂事,由于父母离异,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容易自卑、内向,或者因为缺爱而受到过分溺爱以及变得敏感和任性,单亲家庭的孩子到底该怎么教才好?这些误区千万要注意。

缺爱不能成为溺爱孩子的借口

李先生的儿子今年读小学五年级,近来,李先生觉得和孩子的沟通越来越困难,孩子似乎把很多事情都憋在心里,也不愿意跟他说。“有时候他犯了错,我教育他,他也开始有逆反情绪,想想觉得孩子可怜,就不忍心凶他。”李先生说,现在教育孩子成了他最头痛的事。

前年,因为与妻子感情破裂,李先生离了婚,儿子被判给了他,平时工作忙,李先生又经常出差,所以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来管孩子,不得已之下,李先生只能将孩子放在父母家,让孩子的爷爷奶奶来照顾他。

“因为孩子只有父亲在身边,所以平时孩子的爷爷奶奶对孩子也较为溺爱,哪怕孩子犯了错,也不忍心对他打骂,宠溺之下,渐渐地就养成了孩子这种逆反的性格。”李先生这样总结道。

“李先生也跟我们沟通过孩子的情况,甚至说希望我们对孩子可以严加管教,不听话的话打他都可以,但是问题不在老师这边,而是孩子在单亲家庭中处于既缺爱又被溺爱的状态。”李先生孩子的老师说,针对孩子的情况,老师也对李先生提出了建议,希望李先生要多陪孩子,要亲自参与孩子的教育,而不能全丢给孩子的爷爷奶奶,那样只能管好孩子的生活,而不能知晓孩子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单亲家庭的孩子大多都处于“缺爱”的状态,而这样的状态下,孩子的父亲或者母亲,甚至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都会认为孩子很可怜,容易过分地迁就孩子,对孩子的事包办代替,久而久之,反而造成了孩子不好管的局面。

家长要通过多渠道了解孩子

广西南宁一中学的梁惠老师在教学中也遇到不少这样单亲孩子,他们往往由于父母离异,或多或少在心理和行为上都有一定的问题,如性格怪癖、不合群、脾气暴躁、学习能力差、自私等。“如不及时矫正,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性格扭曲,严重影响其情感、意志和品德的发展。”梁老师说道。

梁惠老师认为,在教育这类孩子时,家长不要无原则地迁就、溺爱孩子,更不能什么事都顺着孩子来。

“过分溺爱的结果常常导致孩子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变得自私、专横和任性,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不懂得尊重他人。”梁老师说道。

梁老师认为,像李先生这种自己没有时间和精力,不得不让孩子的爷爷、奶奶或者是外婆、外公管孩子的,一方面要加强和老人的沟通,另一方面要加强和老师及孩子的沟通,了解孩子有什么不好的习惯,分析孩子的心理,及时纠正和疏导,才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离婚的家庭中,带孩子的一方总有一种负罪感,认为孩子缺少了另一半的爱。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会以最大的努力去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而这样只有给予和爱,没有对孩子的严格要求,孩子长大以后会缺乏爱心,不关心别人,只会索取,不谈回报,没有社会责任感。”南宁乐恩教育咨询顾问宁贞琳说,如果是不带孩子的一方,由于长时间不见孩子,见一次孩子,总会觉得对孩子有亏欠,会带许多好吃好喝的给孩子,甚至无原则的给孩子钱,满足孩子一切的要求。

“因为他们会想用这些来弥补平时的不关心,或弥补长时间亲子分离的痛苦,这样的话孩子反而会产生依赖,甚至出现逆反心理等。”宁贞琳说道,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父母双方都要遵守一个“适度”的基本原则,要明确什么是孩子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对孩子的要求,合理的要求父母可以满足他,不合理的要求父母绝对不能去做,这样,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情感口述
相关推荐
推荐专题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