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和宝宝交流
呼应宝宝的咿呀学语
宝宝吃饱了、睡醒了,感到很舒适的时候,就会活跃起来,发出一些咿咿呀呀的声音,这时,妈妈可以巧妙利用宝宝这些尚未成为语词的发音,促使宝宝建立条件反射。比如,当宝宝高兴地发出“mama”的音节时,妈妈马上面带微笑地出现在宝宝的视野里,并且慢速而清晰地说出:“妈妈,妈妈在这里。”次数多了,就会促使宝宝把自己嘴里发出的“mama”音节和眼前妈妈的笑脸联系起来,“mama”也就渐渐具有了意义。
做抚触时说儿歌
宝宝的言语熏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比如,在给宝宝做抚触时,妈妈可以配合抚触的部位,依次告诉宝宝他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叫什么。宝宝一边享受着抚触,一边听着妈妈柔声细语的儿歌,慢慢就会把名称和部位配对。
随时随地交流
留心看见的、听见的、闻到的、尝到的以及感受到的任何事物,并试着引起宝宝的注意。比如说:“听,狗狗叫了。宝宝,你听见狗狗叫了吗?汪!汪!”然后闭嘴静听,引导宝宝倾听周围的声音。
给宝宝的世界取名
抱着宝宝在房间走,指认周围的物品,比如“这是电视”“这是电灯”等,指着你脸上的部位并告诉宝宝名称。比如,当他注意你时,你可以指着自己的鼻子说“这是妈妈的鼻子”。还可以抱着宝宝,对着镜子,摸着宝宝脸上的部位,告诉他“这是宝宝的鼻子”。不久,宝宝就能指出自己的五官,甚至指出玩具布娃娃的眼睛、鼻子。
边做边解释
把宝宝正在做的、看见的、听见的、闻到的、尝到的以及感觉到的描述给他听。指着屋里的东西并告诉宝宝它们的名字,比如:“这是椅子,宝宝和妈妈坐椅子。”用他的身体和你自己的身体来说明什么是“坐椅子”。给宝宝换尿布的时候,说:“我们要换尿布了。”宝宝哭时说“宝宝饿了,要喝奶了,让妈妈给宝宝冲奶”等。
让宝宝根据指令活动
1岁左右的宝宝已经能够理解许多词语和短句,他们也已经经历了爬行阶段,开始走路。这时,宝宝可以根据指令完成一些简单任务了。比如,让宝宝去拿离他2米
远的玩具,可以说“宝宝,拿小熊”,或说“小熊在哪?拿来给妈妈”。
与宝宝交流时需注意:
1. 跟宝宝说话时,要注视着他。
2. 跟宝宝说一些只是略微超出宝宝接受能力的词语和简单句子。
3. 当你跟宝宝说话时,要尽量使用重要的名词。例如,如果你在找宝宝的鞋子,要说“你的鞋在哪儿?”而不是“它在哪儿?”
4. 使用大的动作和夸张的表情。
5. 当宝宝发出声音时,你要试着去理解他的意思。你的反应和理解会鼓励宝宝尝试着继续与你交流。例如,当他发出声音并注视着某件物品时,你可以说出在你视线范围内他也许想表达的所有物品,如果你说中了,他会表现出极大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