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网 3—6岁

网络时代,请尊重孩子的隐私

2014-07-28 15:34:01 出处:乖乖网 标签:

笔者采访的学生当中,超过5成都有请求父母还他们独立虚拟空间的愿望,主要原因是害怕受束缚。“之前我活跃于QQ空间和微博的时候,我爸爸妈妈都还不怎么上网,我不管发什么说说、传什么照片都毫无顾虑,即使在评论留言里跟朋友聊天也没有话题限制。后来,我爸妈都换了智能手机,家里也有了Wi-Fi,我爸我妈都在微信加了我,也时常光顾我的空间,我觉得似乎被监视了,每天的动态父母都知道,百般不爽。”

针对父母擅自进入孩子的虚拟空间这个问题,专家认为,在我国《宪法》和《民法》中,虽没有明确规定未成年人的隐私权,但根据《民法通则》,公民的通信自由权受法律保护,手机短信、网上聊天等均是公民沟通往来的一种特殊形式。因此,作为自然人的未成年人,即使是其监护人也不应随意翻阅、查看他们的微信、聊天记录等。

专家强调,隐私权与监护权、教育权,不应讨论取舍的问题,而应考虑双赢的问题。它们本不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排斥关系,而是家长与孩子的权利博弈中能得以两全的关系。因为尊重孩子隐私就是保护孩子的人格尊严。监护权、教育权与隐私权之间,如果有良好的沟通桥梁,它们就是一体的。

著名亲子教育心理专家屈老师认为:“当查看孩子隐私成为实施监护的需要,看也是可以的。”但他同时强调,“看是要讲究艺术的。高明的家长,能让孩子主动打开他的私密空间。”

民主交流切忌横冲直撞

在中小学生眼中,“平等”与“值得信任”是评判父母的重要标准。北京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做过“中国青少年学习和生活现状与期望”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生最喜欢父母的10种做法中,位列前三名的是:信任我(63.5%),说话算数(49.2%),让我平等参与家庭生活(31.7%)。由此看来,父母应多站在感情的立场上——不以爱的名义说教,不摆家长权威身份——理解孩子的想法和行为,对于孩子建立虚拟世界要给予宽容,而不是窥探和质问。除了在日常生活中跟孩子进行民主交流,在涉及孩子的虚拟空间时,沟通方面还要讲究技巧。

情感口述
相关推荐
推荐专题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