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的引入 要符合年龄特点
在建立良好自我肯定感的基础上,规则的引入会更易被孩子接受和遵守。但同时,也需注意的是,规则的设置要符合孩子的成长规律,要根据孩子的年龄进行适当的调整。
2岁前,有所约束,有所拒绝对于1岁前的孩子来说,语言和认知能力都还处在懵懂未开化的阶段,即便是教给他们规则,他们也不能理解,更不可能落实在自己的行为当中。
而当孩子处在1~2岁间时,虽已经能略微听懂家长说话的意思了,但对事物的认知还非常稚嫩,他只能根据父母的表情和神态来判断好恶与对错,但是并不明白为何对、为何错,即便父母和他讲明了道理,他也不能完全明白。也正因为如此,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常会不断地重复自己的错误。
但这并不意味着2岁之前,你不能对他有任何约束。不要动电源、摸剪刀,不能打妈妈、拽小猫尾巴……并不是因为你对他不好,而是在为孩子的健康和安全设定一个界限。父母所要做的就是,当孩子违反规则时,阻止并反复地告诫他“这样不行”。
2岁后,规则教育要有弹性
莫过多责备损“自我肯定感”到2岁左右时,孩子已经能很好地理解家长说话的意思了。因此,通常而言,我们正式地给孩子立规则是在2岁以后。这个阶段,孩子能较好理解父母话的意思了,也学会表达自己的意志和愿望了。但是,尽管如此,孩子还是不可能对家长言听计从。
再长大些,当孩子4~5岁时,对规则的理解力更强了,但由于小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自我控制能力还较弱,行为会较大地受到自己情绪的影响。对于规则,能够做到的程度每天都有所不同。
家长要了解孩子这种心理成长的规律,“违规”时,不要对孩子责备过多,否则不但大人感到“累心”,孩子的自我肯定感也会受到打击。
当某天,花费了很多唇舌和精力后,若仍不能让孩子遵守规则,那么,只要孩子犯的不是原则性错误(如可能伤害自己或伤害他人),建议就暂时不要过于纠结——试想下,或许孩子还没有达到可以很好遵守这些规则的年龄,当他再长大些,也许就能做到了。
让规则内化 两要点不可缺
违规时切莫体罚和否定人格式地批评当孩子违规时,有的家庭会采用体罚的方式。我认为这是非常不可取的,体罚对孩子的心灵成长有害无益。研究表明,用体罚来教养孩子时,体罚时有效,但是从长期效果来看,会增加如下3种风险:
1. 孩子的攻击性增强;
2. 比较容易做出反社会的行为;
3. 引发精神疾病的比率增加。
因为用体罚来惩罚孩子的违规行为,会让孩子将“规则”和“体罚”链接起来,会让孩子产生“自己做错或失败就会遭到父母惩罚,甚至会被父母抛弃”的担心,因而事事对父母的要求循规蹈矩,言听计从。但是一旦父母不在身边,他就会将蓄积起来的逆反诉诸于他人,表现出父母在与不在的两面性。
另外,有的家长在批评孩子时,不能理智地控制情绪,斥责孩子“你真笨!”“你怎么什么也干不了?”这种对孩子人格的否定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损害孩子的自我肯定感,无法让孩子将规则内化为自己的日常行为和品格。
规则的坚持在于“耐心”和“重复”当孩子出现违反规则的行为时,家长要耐心给予提醒、引导和批评。批评时,要注意下列3个要点:1要说清楚什么不可做、为何不可做;2告诉孩子该怎样做;3不要否定孩子的人格,而是批评他的行为,并与孩子一起思考如何改正那些错误。
但是尽管如此,孩子毕竟是孩子,不可能提醒一次、批评一句就能改过来,他还会不断地重犯错误、重复失败。因此对孩子的教育重在“耐心”和“重复”。而家长在规则教育中的率身垂范——你要求孩子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这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