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女儿桐桐由于身体不适,本来乖巧的她一度变得“作” 天“作”地,连穿件衣服都要搞得花样百出。没想到,她就此成为“磨娘精”, 我忍无可忍,经常选择冷处理,只要她闹得我没耐性了,我撂下一句“哭够了再喊妈妈进来”就拂袖而去。没想到这种处理方式为桐桐爸讨好她留下可乘之机,一见我把孩子冷处理了,这个人就凑过去抱起孩子一边安慰她一边给她讲道理,虽然这种一冷一热的处理方式有效地缩短了孩子哭闹的时间,却也出现了一个恶劣的后果,那就是,本来粘我的宝贝开始渐渐疏离我,只要爸爸不要妈妈了,睡觉要爸爸搂着睡,穿衣要爸爸给她穿……
面对这样的改变,习惯了被桐桐依赖和粘磨的我,真是感到莫大的失落,痛定思痛,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
毫无疑问,冷处理作为一种帮助淡化某种负面行为的教育方式,本身是无可厚非的。问题是,当我选择这种处理方式的时候,附加了太多烦躁的情绪表达(我个人认为,这是冷处理时应该尽量回避的问题,理想的冷处理应该是对事不对人的,要让孩子感觉到,即使你不能满足她当前的要求,你对她本人仍然是充满爱),这样就很容易给宝贝一种印象,妈妈已经不那么爱她宽容她了。越是这样,她越要通过不断的折腾来考验、确认我对她的爱,我日益频繁的冷处理,就这样与她的闹腾之间形成了恶性循环……当然,桐桐爸在我冷处理之际对她的百般疼爱(我个人认为,在处理孩子的问题上,即使一方处理方式适当,两个人最好也要保持暂时的一致,保留意见可以在事情过后沟通,否则,很容易让孩子钻空子)也是宝贝疏离我的原因之一,但我想这不是必然的,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我没有从心底里做好接纳孩子负面情绪的准备,心里总是隐约盘旋着那么一种“乖宝宝”情结,希望自家的宝贝任何时候都是乖巧可人的,这是多么不现实啊!
就像我们成人都有七情六欲一样,孩子,尤其是两岁以后情绪已经有了复杂分化的孩子,同样会有这样那样的喜怒哀乐,而且,负面情绪表达对于他们来说还尤其重要,因为幼小的他们还没有学会理性地自我疏导,在这种情况下,哭闹、发脾气甚至撒泼对他们来说就是表达需求和发泄不满的主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