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犯了错误,或正在犯错误,而且还“屡教不改”,究竟要不要惩罚呢?这个问题考验着父母们。有的主张要惩罚,有的主张不能惩罚,有的主张鼓励为主、惩罚为辅……先不要急于讨论,让我们先来看看来自精神健康领域的不同专家对“惩罚”的说法吧。
各路专家说“惩罚”
弗特兹·道森博士:惩罚是一种非常没有效果的管教方式,常常会让孩子的行为朝着与我们预期相反的方向发展。许多父母使用惩罚,是因为没有人教给他们更好的管教方法。
布莱思.G.吉尔马丁博士:管教可能会让人感到无奈,但必须强调的是,“管教”的意图是“教育”。它是一整套的指导方针,目的在于培养孩子内在的自制力、自我激励以及主观能动性。管教必须以相互尊重和信任为前提,才能有效。而惩罚则是用外在力量控制或强制一个人,受罚的人几乎不被尊重。
塞尔玛H.弗莱伯格:体罚所带给孩子的影响,没有一样是父母所期望的。孩子受到的惩罚,会减轻他们对错误行为的内疚感,他们会认为“惩罚”可以抵消他们的“罪行”,可以心安理得地重复自己的错误。不断用各种行为触发父母体罚的孩子,心里有一个背负罪恶的秘密:他用父母的体罚来洗清自己的罪恶。但是,体罚是孩子最不需要的!
看来,以上这些专家都不提倡惩罚孩子,因为惩罚会带来“后患”,其带给孩子更多的是挫伤、失败和坏情绪等副作用。那么,当孩子出现错误行为的时候,家长究竟应该如何解决呢?
让宝宝“乖乖就范”的7个方法
那么,有什么办法,既能让宝宝汲取教训、不再犯错,又不会给宝宝留下“后遗症”呢?
下面,我们教给家长代替惩罚的7个技巧。
场景举例:你跟孩子正在超市购物,而孩子在过道上乱跑,并且随便拿赞架上的东西,甚至还把一些东西丢到地上……
技巧1:指出错误
“我不喜欢你这样,小孩子在过道上乱跑会干扰别人买东西的。”
可以明确表达自己的不满,指出问题的错误之处,但不要有更多攻击孩子人格的语言,别让孩子“下不来台”。说话时要站定在那里,口气要没有商量余地。
技巧2:转移行动
“你最好能够过来帮我拿3个苹果,这是你最爱吃的。”
这是在转移孩子的行动注意力,给孩子任务,让孩子觉得他自己很重要,甚至是负有一定责任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