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网 1—3岁

宝宝很“小气”,该怎么引导

2016-03-11 17:02:09 出处:乖乖网 标签: 幼儿早教 儿童早教 家庭教育

因为孩子的自我评价和价值判断往往来自“镜像的自我”——也就是说周围的人怎么看待和评价他,他就怎么看待和评价自己。

人,玩具,2到5个月,室内,毛绒玩具_131570508_Baby lying on blanket with teddy_创意图片_Getty Images China

所以,当孩子的物权意识屡遭挑战和破坏后,他就会对这件事变得不确信了,渐渐便不敢再争取这项权利了(而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也容易变得不敢争取属于自己的权益);更为关键的是,在这种行为屡遭责备和否定后,孩子会对自己产生怀疑,认为自己“不好”“不对”,这不但会导致孩子低自尊、不自信,还严重影响了自我价值的良性构建。

“就是借,也不行”

生活经验缺乏,将“借”“分享”等同于失去

另外,还需要指出的是,对于2岁的孩子来说,其实还不太分得清“送”“借”“分享”的区别。

因为2岁的他们,生活经验还比较缺乏,也许在被要求将自己的玩具“借”出去前,还不曾获得过“借”“还”的生活体验,所以在他们眼里,不论是“借”还是“分享”,往往都与“失去”是同一种概念。

所以,即便家长一再保证对方会还给他,他依然不会“放心”地将物品“借”出去。

“你来决定”

尊重孩子的心理发展,“自我满足”后才能更好“利他”

当了解了孩子这个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后,在与他的相处时,我们就能更好地“有的放矢”。所以,当下次再发生这样的情况时,不妨事先将孩子这个阶段的特点和表现与对方家长做一次沟通,取得对方的理解,并请对方到时也带一个玩具过来,这就避免了到时的尴尬。另外,在这样的场景中,也不妨把主动权交给孩子,让他来决定要不要分享、分享什么。当孩子感到自己被尊重,并拥有一定“权利”后,反而更可能表现出符合大人期待的行为。

当然,对于2岁的孩子来说,依然有可能牢牢守着自己的东西,对你say“NO”。那也无妨,尊重他对自己物品的主导权。当孩子幼年时对自己的物品获得“拥有”的充分体验后,日后对他人才能更有底气地“给予”。 

情感口述
相关推荐
推荐专题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