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对钱的态度
深究下去,它立即显示出了表面无法察觉的复杂性。普通人对此的解读是:能收到钱孩子们当然很开心。有人甚至觉得他们对钱充满欲望。当然了,孩子对钱的概念比较模糊也很天真。但是,如果大家继续揣摩就会发现,每一个场合,每一次馈赠的习俗中除了体现出对儿童的关心,更多的是在满足成年人的“无意识”需求,而不是孩子的真实欲望。为了方便理解,我必须引入一个心理学的知识,那就是最常见的无意识防御机制——投射。什么是投射呢?投射就是认为别人(儿童)和我们(成年人)观点相同,也就是说儿童和成年人具有一样的欲望。
现在如果我告诉大家,儿童不仅对金钱毫无欲望,甚至有点害怕它,很多人都会觉得惊奇,甚至匪夷所思。但是,正像我多次阐述的,笼统概括的回答是酝酿谬误的温床,所以,让我们仔细地区分一下。
首先,儿童处于哪一个年龄段必然是首先值得考虑的因素。整个童年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直持续到十二三岁。那么,童年期结束的标志是什么呢?一般是最后一个乳牙脱落,此刻,儿童变成了拥有成年牙齿的小男孩或者小女孩。此外,从传统上意义上看,月经初潮也暗含着女孩童年时代的终结,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提前的年龄使其从心理角度不再具有划分童年期的作用。
此后,“钱的数目”才开始有意义。在第三个阶段中,“给钱的原因”出现意义,这些都对“礼物”的意义产生巨大的影响。此时,同样的节日仪式和行为馈赠的“礼物”就具有了不同的含义,它们之间唯一的相似之处就是“金钱”的参与。
举个例子来理解一下这个深奥的主题吧。很多西方国家都有个传统的习俗:在孩子乳牙脱落时给他们一些钱。假设一个孩子在6岁乳牙脱落,或者7岁。牙齿脱落时,成年人会给儿童树立一种信念,当然了,六七岁的儿童不该再停留在如此幼稚的观念里,让我们先往下看,什么呢?那就是,如果晚上牙掉在枕头下,早上起来时枕头下就会出现一些钱,而这些钱是仙女或小老鼠晚上悄悄带来的。我们能期待生活在手机、电脑、电玩世界的儿童相信这种幻想吗?但孩子们却相信这种说法,为什么呢?成年人似乎只能将这种天真解释成欲望。但是,孩子们渴望的却不是金钱,因为钱的数目并不大,那他们在渴望什么呢?我的解释是:乳牙的脱落,无论是第一颗还是其中的一颗,让孩子感到了真正的哀伤,而金钱作为一种象征性的修复手段弥补了他们身体上的一个丧失,而这种丧失是一种永久性的丧失。
这个例子让我们知道了儿童的视角(童年期中后期的儿童)和成年人有多么不同。有时候,成年人认为他们跟儿童使用的语言一样,然而事实上我们可以说,大家都在用“外语”彼此交流。
成年人应该学习一下儿童的语言,也就是儿童无意识中如何看待金钱,避免自己的行为将孩子们置于迷惑之中。只有在我提到的第三个阶段中,成年人和儿童“语言的意义”才开始接近。这意味着此时的儿童已经已经不再是儿童,他们学会了成年人的语言,失去了天真的想法,同时也开始和世界有了更直接、更完整的关系。事实上,金钱是欲望、需求与满足的中介物。一个必需的中介物,但随着情况不同它还带来了力量感和虚弱感,同样,它也是焦虑的源泉(是的,力量感也会带来焦虑,因为儿童会立即意识到钱的必要性,它和安全感的关系,当然也能感受到失去钱的剥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