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养”一度是种很火的教养方式。一般对这种方式的解释均是:让孩子回归到更自然的成长环境中,给予孩子尽可能的自由,将选择权交给孩子,减少来自成人等外部世界的管束、催逼。
看起来,的确很美好。
但是近来,对这一教养方式却陆陆续续开始出现了批评之声。于是,在“放”与“不放”、“管”与“不管”、“自由与规矩”之间,父母们困惑了。
当初,为什么会迫不及待地选择“放养”?
“放养”这一概念刚出来的时候,很是流行。尤其是很多高知父母,对这一育儿方法趋之若鹜。
究其原因,年轻父母们是对自己亲身经历过的灌输式教育,有太多的不满与抵触情绪,甚至或多或少对社会和体制怀抱了一份怨念。
作为“独一代”,他们曾经历过太多的严厉管教与催逼,承受了太多考试与升学的压力,失去了太多的自由和自我,最后又体验了太多进入社会以后的迷茫和失落。
既然有着这样的负面印象,做了父母后,“放养”概念乍一进入视野后,就很容易引起了他们的共鸣和追捧。
现在,我们为什么会对“放养”产生疑虑?
原本“放养”概念被提出之时,的确是有益孩子健康发展的。然而,由于理解上的误差,在实际教养中,却悄悄地走样了。很多孩子被养成了缺乏规则、无法无天的小霸王,或者成为散漫、缺乏好习惯、对现实环境适应困难的孩子。
于是关于“放与不放”、“管与不管”、“自由与规矩”的争论就开始了。
细看那些践行“放养”却最后走样的父母,大致分为两类:
第一类父母,基本上是带着情绪从一种极端的教育方式底下出走,又怀着冲动走入另外一种极端的教育方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