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网 早教

设立“中华母亲节”有必要吗

2016-04-01 16:02:41 出处:乖乖网 标签: 幼儿早教 母亲节

三、设立一个新节日,不妨争取民意,让民众自下而上地参与推动

让我们先来看看美国母亲节的设立过程。母亲节最早出现在古希腊。在这一天,古希腊人向希腊众神之母赫拉致敬。 进入现代的母亲节是由美国安娜·贾维斯发起的,这个传奇女子终身未婚,一直陪伴在母亲身边,她的母亲提出,应设立一个纪念日来纪念默默奉献的母亲,但因过早逝世未能如愿。

美国第一套纪念美国母亲节的邮票

安娜·贾维斯为完成她的心愿四处奔走倡议,于1907年5月12日,举办了一场庆祝活动。1913年5月10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决议案,由威尔逊总统签署公告,决定将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定为母亲节。1914年,美国国会正式将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定为母亲节,并要求在这一天总统发布宣言。

可见美国的母亲节来自民众的自发,老百姓发自内心地认同自己的母亲和文化,才会让他们自觉地设立这个节日。而政府部门只是因势利导地表示支持。

在我国,新设一个全国性的节日难度还是比较大的。《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节日、纪念日、活动日设立程序的通知》中的第二条规定:设立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全国性节日、纪念日、活动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国务院决定。

这说明,一个节日的设立至少要引起相关代表委员的重视,能够达到代表提起议案的程度。而节日的最终设立,还需要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国务院最终决定。这就可能存在两个矛盾点,一是可能民众对于某个节日的呼声较高,却没有引起代表们的重视,这就难免有遗珠之憾。二是,代表虽然提交了议案,但包含民众等各方面的支持较低,也难以通过最终的审核,最终沦为一个噱头。

结语:

每个人都是由母亲带到这绚丽多彩的人世间来的,然而,“中华母亲节”却遭遇难产,多少有点讽刺。正如龙应台所言,过别人的节日,犹如拜别人的祖宗。恐怕没有人愿意去拜别人的祖宗,这正说明国人对于个人乃至族群的利益是很重视的,但却真的缺少一些基本的公共意识。或者说,我们的公共意识在成长,但公共参与的渠道却并不是那么顺畅。

情感口述
相关推荐
推荐专题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