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网 早教

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2016-03-17 18:10:51 出处:乖乖网 标签: 冬至

饺子包齐了,锅里的水也咯哒咯哒响开了,干活的家人也回来了,就开始煮饺子。 “从南来了一群鹅,扑通扑通跳下河。” 大人常常在这个时候打这个谜语给孩子听。饺子点三点,也是我们当地一句俗话,就是在饺子飘上来,水见了滚头,浇上凉水,反复三次,这样煮出的饺子外筋里熟,饺子不破。

饺子煮熟了,女人捞起第一碗饺子,双手送给老公公,老公公乐得合不拢嘴,山羊胡子一撬一撬的。第二碗是婆婆的,婆婆端过饺子,脸笑得如菊瓣似的。轮到孩子们了,你一碗我一碗,热汽在屋梁上翻腾,那种温暖啊,好像驱赶了整个冬天的寒冷。

民谣云:“数九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数九吃饺子真的不冻耳朵吗?其实我年年吃,年年冻,一到冬天耳朵就冻成水萝卜,见热气就痒痒,不久就冻成疮,流着黄水,结成疮疙疤,直到来年春天暖和了,疮疙疤才一小块一小块掉下来,露出粉嘟嘟的嫩肉。

由于小时候留下了冻耳朵病根,直到上世纪末,住进有暖气的楼房,耳朵才不冻了。因此,我对数九吃饺子不冻耳朵,一直持怀疑态度。

直到互联网以后,我才知道数九吃饺子有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时,正是寒风刺骨的冬天,他回到南阳,看到乡亲们衣不遮体,有不少人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一并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煮熟施舍给乡亲们吃。乡亲们服食后,冻耳朵都慢慢地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久而久之,形成了冬至捏“冻耳朵”的习俗,这种冻耳朵,有的叫疙瘩,有的叫扁食,而多数地方叫饺子。

细细品味,河南人冬至吃饺子,伴着饺子的浓香,一并吃进肚子里的,除了食文化、孝文化,还有纪念心系民情的医圣张仲景之意。

情感口述
相关推荐
推荐专题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