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网 早教

营造良好氛围,打造魅力学堂

2014-08-22 10:22:32 出处:乖乖网 标签: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人们对某个事物产生了兴趣,就会主动的去探索其中的奥秘,并从中得到愉快的体验。在课堂中,老师积极的营造良好的氛围,就能改变孩子在学习中的被动状态,让孩子处于乐学的状态中。

一、情境生趣

比如在教学《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课的导入环节,我先播放一段有北风呼呼吹的音乐。当孩子还沉浸在优美动听的旋律中时,我关掉录音机,问:“小朋友,刚才听的这段音乐听上去像什么季节的音乐?”这样的导入不仅新颖别致,而且激发了幼儿强烈的求知欲望。接下来我播放了一段有鸟鸣和流水的音乐,让幼儿感知这是哪个季节的音乐,并让幼儿讲一讲春天是什么样子;接着我播放一段比较抒情的音乐,问:“春天到了,小草是什么样子的?”最后我出示课件:北风呼呼地吹,草儿都枯了,当春天来了,伴随着暖暖的阳光,和煦的春风,小草开始发芽了。孩子们通过听、看,理解了“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伴随着柔美的音乐和课件,感受到春天的美丽,小草生命力的顽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在音乐的渲染下,幼儿不自觉地进入到诗歌描述的情境中,冬天的灵动和春天的鲜活呈现在孩子的面前。

二、形神唤情

人的情感是具有感染性的。一定条件下,人的情感可以相互影响,从而产生相同的情绪体验。因此,教师要用真挚的感情,具有感染力的语言和恰如其分的表情动作,扣击幼儿的心扉,激起他们的感情波澜,从而使诗句中饱含的深情渗透到幼儿的心田。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表现的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在教学的时候,我注重了情绪的渲染,先讲解了“烟花三月下扬州”这一句,配合课件和优美的音乐,展现了美轮美奂的扬州和旖旎的春光。在讲解 “故人西辞黄鹤楼”时,教师带着孩子一起想象:明媚的春光中,好友要去一个美丽的地方,这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可是再美好的事情因为分离,总是有些难过的。在孩子猜测诗人心情的时候,我带着他们一起学习了后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此时教师化身为李白,带着伤感的表情目送朋友上船:船已经扬帆而去,而他还依依不舍,直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李白还在翘首凝望,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唯见长江天际流”,是眼前景象,但又不是单纯写景,表达了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最后孩子们带着感情和我一起朗诵,读前两句时孩子们略带微笑,仿若看到了美景;后两句时孩子们略带伤感的语调表现出了好友离别的不舍。此时,我相信情感的种子已经在他们心里发芽了。

情感口述
相关推荐
推荐专题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