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在幼儿教育方面,幼儿园占了主导作用,如何利用区域活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成了最重要的问题。
一. 教师该做什么
1.学会退位,甘当支架
在廊道区域活动中,区域活动是孩子经验建构及意义生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把主角的地位让给孩子,自己做好观察者的角色。在廊道区域中,不同年龄层次的孩子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教师应该在不同发展水平之间搭建“脚手架”,帮助孩子从一个水平提升到更高水平,促进幼儿多样化发展。如在区域活动中当一部分孩子困难的时候,教师要学会把能力弱的孩子出现的困难及时抛给能力强的孩子,让他们在互动交往中达到既解决问题,又获得不同发展的目的。努力让不同年龄层次、能力层次的孩子在支架的作用下互为启发,多角度地思考,共同提升经验。
2.学会发现,灵活调整
在廊道区域活动中,教师要学会敏锐捕捉活动中的点滴信息,及时发现孩子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思考问题背后的原因:是活动的内容不能引发孩子的兴趣,活动的要求不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还是材料的提供不能引发幼儿互动?教师要学会生成充实、增删替换、拓展提炼,在灵活调整中创造性地开展活动。
3.学会尊重,坡度评价
在廊道区域活动中,教师要学会利用评价环节让孩子们的经验、收获得到分享。当然,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关注过程,更多地让孩子谈学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解决了什么或遇到了什么困难。教师要更多地组织幼儿进行自我评价及同伴间评价,让孩子在团体情境中评价自己、同龄同伴及异龄同伴的行为,在评价别人的同时了解别人眼中的自己,从而进一步调整自己的行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更多地注重纵向评价,慎用横向评价,评价标准应有不同层次的要求,只有学会坡度评价才能使得能力强的的孩子得到肯定,能力弱的年长儿童获得自信,营建更加积极的互动氛围。
在丰富、多变、开放并富有挑战性的廊道区域活动中,我们走出了倾听孩子,解读孩子的第一步,也感受到了廊道课程的无限生机。孩子是独立、发展着的个体,只有在自主活动的过程中,他们才能体验自身的存在与价值,更好地获得发展。而我们将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积累经验,从孩子兴趣出发,尊重孩子,发挥孩子自主性,不断完善廊道超市课程,促进幼儿多样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