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网 美食百科 营养素

维生素K缺乏症

维生素K缺乏症又称获得性凝血酶原减低症,是指由于维生素K缺乏导致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活性低下,并能被维生素K所纠正的出血。存在引起维生素K缺乏的基础疾病、出血倾向、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或减少为其特征。

维生素K缺乏症的病因

1.摄入不足

食物特别是绿色蔬菜富含维生素K,且肠道细菌又可以纤维素为主要原料合成内源性维生素K。下列条件下可致摄取不足:①长期进食过少或不能进食;②长期低脂饮食,维生素K为脂溶性,其吸收有赖于适量脂质;③胆道疾病,如阻塞性黄疸、胆道术后引流或瘘管形成等,因胆盐缺乏导致维生素K吸收不良;④肠瘘、广泛小肠切除、慢性腹泻等所致的吸收不良综合征;⑤长期使用(口服)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内源性合成减少。

2.肝脏疾病

重症肝炎、失代偿性肝硬化及晚期肝癌等,由于肝功能受损,加之维生素K的摄取、吸收、代谢及利用障碍,肝不能合成正常量的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

3.口服维生素K拮抗剂

如香豆素类等。它们有维生素K类似的结构却无其功能,通过竞争性抑制干扰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的合成。

4.新生儿

出生后2~7天的新生儿,可因体内维生素K贮存消耗、摄人不足及内生障碍等,致维生素K缺乏而引起出血。

维生素K缺乏症的临床表现

除原发病的症状、体征外,本病的主要表现为出血。

1.皮肤、黏膜出血如皮肤紫癜、淤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

2.内脏出血如呕血、黑粪、血尿及月经过多等,严重者可致颅内出血。

3.外伤或手术后伤口出血。

4.新生儿出血症多见于出生后2~3天,常表现为脐带出血、消化道出血等。本病出血一般较轻,罕有肌肉、关节及其他深部组织出血的发生。

维生素K缺乏的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当3个月以内婴儿出现出血症状时,根据喂养史,所患疾病及使用药物史,应首先考虑本病。若应用维生素K后,出血症状于24小时内迅速改善,凝血酶原时间恢复正常,则可以确定诊断。

若本病仅出现颅内出血症状,而不伴有其他部位出血表现时,易误诊为颅内感染如脑炎、脑膜炎等疾病。本病起病突然,病前无明显感染中毒症状,贫血发展迅速而严重,脑脊液呈血性,结合实验室检查与对维生素K治疗的反应,均有别于颅内感染性疾病。

此外,尚需与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性疾病如血友病等鉴别,后者有反复出血史,或家族成员中有类似病史,以及各病特有的实验室检查特点,可资鉴别。

诊断: 多见于3个月以内的婴儿,人乳喂养者占多数,病前多有腹泻、服用广谱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的病史。

常突然出现自发性出血,如皮肤出血点、瘀斑、皮下血肿,尤以受压部位如背部、腰骶部、臀部多见。常见注射部位出血不止、鼻衄、消化道出血等。

严重者发生颅内出血,多见蛛网膜下腔、硬膜下出血,脑室、脑实质出血少见。颅内出血可不伴有其它部位出血而单独发生。可出现脑膜刺激征、急性颅内压增高征及血肿压迫脑组织所致神经定位症状。甚至出现脑疝、呼吸衰竭死亡。其它临床症状可有贫血、肝肿大、发热等。

维生素K缺乏的治疗

对确诊或疑诊患儿应尽早给予维生素K治疗。轻症可口服维生素K,重症尤其颅内出血者,应立即静脉注射维生素K1每次mg,同时静脉输注新鲜血或血浆,以迅速补给凝血因子,并纠正贫血。并检查凝血酶原时间,必要时可重复给药数次,一般疗程3~5天。

硬膜下血肿可穿刺治疗,必要时可手术清除血肿。

过大剂量的天然脂溶性维生素K,偶可引起短期高凝血酶原血症。合成型水溶性维生素K可干扰胆红素代谢,引起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应用时应予注意。

维生素K缺乏症的预防方法

对慢性腹泻而长期口服抗生素的患儿,以及3个月内单纯母乳喂养儿,应及时补充维生素K。患阻塞性黄疸或婴儿肝炎者,应预防性给予维生素K。此外,对接受大剂量水杨酸盐治疗、完全胃肠道外营养患儿,亦应常规给予维生素K。

维生素K缺乏吃什么好

人体所需维生素K很大部分是来源于食物,所以缺乏维生素K的患者,平常可多吃含有丰富维生素K的食物,其中绿叶蔬菜中的维生素k素含量高,其次是奶及肉类,水果及谷类含量低。

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有:油类,如:橄榄油、菜籽油、棉籽油和大豆油;各种绿叶蔬菜,常见的有:豌豆、蚕豆、菠菜、芦笋、西兰花;还有燕麦、全麦。

维生素K缺乏的用药原则

口服维生素K44mg,2~3次/d,或维生素K110~20mg/d,肌内或静脉注射,注射速度<5mg/min。在术前,肝功能严重损害,或应用香豆素类抗凝药时,剂量可增至100~200mg。合并颅内出血患儿除静脉注射维生素K15~10mg外,适时应用新鲜血浆10~15ml/kg或凝血酶原复合物。

 

 

维生素K缺乏病的饮食须知

维生素K缺乏病可以进食动物肝脏等食物,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及易消化饮食为主,避免进食粗硬食物及油炸或有刺激的食物,以免易形成口腔血泡乃至诱发消化道出血。多食含维生素C、P 的食物。有消化道出血时,更应注意饮食调节,要根据情况给予禁食,或进流食或冷流食,出血情况好转,方可逐步改为少渣半流、软饭、普食等。同时要禁酒。

维生素K缺乏病的并发症

典型新生儿维生素K缺乏症,多于生后2~5天起病,以胃肠道出血为主,可伴皮肤出血,脐带出血等,婴儿迟发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多见于生后2周~3个月母乳喂养婴儿,临床特点为起病急,出血症状重,常有颅内出血而致颅内压增高及神经系统症状,病情危重。

维生素k缺乏症的治疗原则

维生素K缺乏的治疗取决于出血的严重程度和基础疾病状态。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外源补充维生素K。需要注意注射部位可能会出现血肿。危及生命的出血,需要首先补充新鲜冰冻血浆,然后再予以维生素K。

在成人,维生素K-1可以经皮下或肌肉注射。如果经补充维生素K仍不能纠正PT,则需考虑可能存在肝脏疾病或DIC。

如果担心肌肉或皮下注射形成血肿,维生素K也可以口服,根据缺乏的严重程度,予以5到20毫克。口服剂型的吸收需要回肠内胆盐参与而不够稳定。口服剂型适用于无症状的维生素K缺乏。

维生素K-3,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水溶性化合物,用于治疗消化不良和吸收不良综合征相关的维生素K缺乏;但是,由于高剂量应用可能诱发溶血,所以不适用于新生儿。

在紧急情况下,可以把10-20毫克维生素K1溶解在5%的葡萄糖或0.9%的生理盐水中静脉点滴。点滴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偶见心肺骤停和/或休克发生。维生素K-1静脉给药可以在12-24小时之内纠正维生素K缺乏。

系统科学的掌握母婴知识!订阅乖乖网官方公众微信号:guaiguai_v5
相关文章
相关百科
猜你想问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