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网 3—6岁

美国父母如何给孩子立规矩

2015-01-12 14:51:36 出处:乖乖网 标签: 儿童早教 儿童教育 家庭教育 家庭育儿

我们眼里,在美国生长的孩子总是自由自在、放任不羁的,难道他们从小就不需要讲规矩和尺度吗?其实不然,在美国,父母也会给孩子立规矩,只是方式和国内有所不同。本期,让我们跟着琳达来看看美国父母是如何给孩子立规矩的吧!

家庭育儿

规矩不需要太多

美国一本管教的书中提过,如果家长一天说20遍以上的不许做这个不许做那个,管教的有效性就没有了。界限是必须的,但是要在自由和限制中达到一种平衡,只强调那些重要的,就可以达到目的。对那些非改不可的原则性问题,对于这样的行为就要设定界限或规则,监督孩子一定要遵守,比如不能咬人、打人、丢东西、踩书、撕书、拿别人的东西、公共场合无故大叫等。而非原则的问题,最好不要和孩子太计较。美国家长立规矩的原则是:只要孩子不是故意的,有破坏性或是带有情绪的去做某些事情,这类的小事是可以适当妥协的,比如冬天里不穿袜子、没下雨却要穿雨鞋、有些饭菜就是不想吃等。好多情况下是孩子的天性使然,从同理心的角度想就释然了,这也是小朋友探索世界的一种方式,如果规矩立得太多,每条都要求幼儿来遵守,他们就会有排斥的心理,所以在可以通融的情况下,不强迫,尽量放手让孩子自己来,让幼儿在探索中建立自信。在不可以通融的情况下就要及时制止,舍得让孩子哭和接受适当的惩罚,在挫折里学到规则。

教养原则要一致

美国父母都赞同做规矩的关键是要有一致性,在教养孩子的问题上多一个帮手,就少了一份阻力。父母一贯的态度还是很重要的,绝不能前后矛盾。如果父母态度一致的话,孩子会认为本来就应如此。反之,双方执行的不一样,等于是向孩子传递原来标准是因人而异的信息。一旦立了规矩之后要狠心坚持,只要有一次破例,就全盘皆输,还容易被孩子牵着鼻子走。

比如在街区的游乐场,到了回家的时间,有些孩子就是不肯走,还要继续玩。不管孩子如何哭闹,美国爸妈这时会果断走进车里等,或从远处望着自己的孩子,孩子哭了一会儿之后,看见家长不让步,也就不得不妥协了。

立规矩态度要坚定

对于小孩子的哭闹,美国心理学家菲尔·麦格劳博士有着不同的解读,他的观点是:孩子天生的工作就是不断尝试和发现周围的环境,测试自由活动的安全范围在哪里,找到一道让他们感到安全的围墙。我很赞同这种说法,我想孩子不是不乖,而是在试探父母的底线在哪里,只要父母的态度是坚持的,即便小孩子大哭大闹,但当看到目的达不到时,没了观众,也就不哭了。这件事让我领悟到,大人立规矩时更需要向孩子传递一种坚定的态度,孩子会慢慢地感受到,慢慢地去认可它。

用“顽皮角落”的方式做规矩

美国父母在教养孩子方面还是很有原则的,更多家庭倾向于用naughty corner(顽皮角落)这种方式给孩子做规矩,它最初来自美国很有名的一档家庭类节目Super Nanny,也就是通过让孩子坐在顽皮角落的方式,让他们学会反思。就时间长短来说,掌握的原则是1岁1分钟,2~3岁的孩子最多不超过3分钟。不要小看这种罚坐的方式,主要目的是让小孩子冷静下来,明白什么是可为和不可为的界限。

我有一次去朋友南希家做客,她给女儿洗完澡后,女儿就是不肯穿睡裤,即便给她穿上,她又会主动脱下来,刚要哄劝着让她再次穿上,没想到小家伙听后满屋跑,好不容易才被妈妈捉到,后来妈妈干脆把他放到naughty corner,让她安静几分钟。孩子先是觉得有点委屈,眼泪直打转。之后南希蹲下,用肯定的语气和她讲道理,还指着屋里的其他人给她看,言下之意就是:你看大家都是穿着裤子的,就连爸爸也穿了呢。南希知道孩子平时跟爸爸最好,希望通过这个举动,告诉她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

当然,这种惩罚方式也不是万能的,小孩子有时候也会重复另人抓狂的行为,最重要的家长学会在处理过程中如何与孩子沟通,并找出最好的应对方策略。

拿捏好尺度的Time-Out

美国父母认为,很多时候小孩子只是在照样学样,并不知道那是不好的行为,做父母的更需要通过立规矩去为他们建筑这么一道坚固的围墙,以便培养他们良好的性格和生活习惯。如果幼儿破坏了规矩,先是警告,没用的话,再实施Time-Out,就是让孩子主动地学会暂停,小孩很多时候的行为是在考验父母的容忍度,透过暂停的方式让她知道,底限在哪里,什么行为是绝对不允许的,继续下去会有什么后果。很多家庭认为这种方法很有效,特别是用在二三岁左右的孩子身上效果更好一些,大一点的幼儿, 反倒能培养自我反省的能力。

一次孩子爸叫女儿把玩具捡起来,连叫几声她故意不答,最后竟用哑语中“我讲不了话”这个手势来充数,这时有必要Time-Out,让她明白坏行为所带来的后果,同时给他自己一个缓冲的时间。为了缓和她的情绪,她爸陪她一起到房间里,关上门,让女儿在房间里做“冷处理”,爸爸很谈定地坐在旁边,之后跟她平视,看着她的眼睛,和她讲清楚为什么她会被处罚,处罚的是她的行为举止,而不是她这个人,建立对事不对人的概念。这之中真要拿捏好尺度,不能过度使用,别让她产生负面的情绪。在女儿知道错误了之后,爸爸还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让女儿慢慢恢复了平静。

妈妈有话说

美国父母提倡不动手的管教,这种方式的背后靠的是足够的行为规范和方式方法。即便是白纸般纯真的孩子,也需要知道自己的行为限制在哪里。具体到如何给孩制定规矩,美国家长善于给孩子时间,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来因势利导。

情感口述
相关推荐
推荐专题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