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网 3—6岁

与其逼孩子,不如给孩子示范和引导

2014-12-24 10:15:53 出处:乖乖网 标签: 家庭教育 家庭育儿

在培训班的教室外,等孩子下课。一群家长在聊孩子的话题时说:“我们都知道对孩子要有耐心,可以今天孩子实在不听话,见到亲戚不打招呼,最后逼他打招呼,他才终于开口。”

家庭教育

自从孩子上了小学之后,原来很少训斥和逼孩子的我,终于也是忍不住了。当孩子作业做得慢时,当孩子没有及时吃饭,当孩子不愿意睡觉时,当孩子见到人不愿意打招呼时,我竟然喜欢运用起我的杀手锏,“逼孩子”。

可是一段时间以后,我发现,孩子似乎变得没有主见了。他常跑来问我,“爸爸,现在可以干吗?”

“你想干吗就干吗”,我答道。

“爸爸,你想叫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吧?阅读还是做奥数题”。孩子的问话似乎触动了我。孩子习惯了听从我的安排,似乎也变得十分依赖我。而且,对待学习他似乎提不起兴趣,每完成一件事情感觉都是在完成父母规定的任务。

同时由于自主意识被压抑,主动性和探索世界的乐趣被剥夺,他又会非常怨恨父母,觉得父母剥夺了自己的自由。

既然,不能逼孩子,那要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听话呢?以打招呼为例,曾有个妈妈手里牵着四岁大的孩子,在书店里遇到好友。两个大人几句寒暄后妈妈对着孩子说:这是王阿姨,她是妈妈的好朋友。王阿姨在离孩子有一点点距离的地方,蹲下来,对孩子笑一笑说:“你好,我是王阿姨”。

王阿姨又断断续续的与妈妈和孩子对话,然后在她离开前,她说:“你的孩子好可爱,再见”。妈妈说:“跟王阿姨说再见。要不要抱王阿姨一下?”小孩有点害羞的说再见,然后走到王阿姨跟前,抱了她一下。

这个例子,面对不太愿意打招呼的孩子,家长没有逼迫,相反更多的是示范和引导。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引导孩子如何与人问候,等孩子相对熟悉对方后才让孩子打招呼。

这个过程中,孩子的自尊心得到尊重,同时家长也做了很好的示范。

我记得自己常逼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交流,有一次孩子问我该如何和别人说话时,我才想起原来,我连最起码的示范都没有教给孩子,孩子又如何能与别人交流呢?

看来,与其逼孩子,不如问问自己是否曾给予了孩子足够的示范和引导。

情感口述
相关推荐
推荐专题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