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网 3—6岁

怎样用儿歌塑造儿童心灵美?

2014-12-23 11:24:09 出处:乖乖网 标签: 儿童早教 早教方法 早教方式

美的教育是贯穿人一生的终身教育,但美育要从娃娃抓起,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对儿童进行美育要选用一些内容简单、形象鲜明,易为儿童理解的事物,采取适合于儿童年龄特点的形式和手段,才能够产生较为理想的美育效应,达到预期的美育目的。事实证明,儿歌就是对儿童进行美育的有效手段。

怎样用儿歌塑造儿童心灵美?

儿歌是情感的表达,灵魂的体现。当孩子对儿歌产生强烈的情绪时,就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其道德情操和思想境界,心灵就可以得到美化。例如:我们每一个人都感受过母亲的温暖和爱抚,因此一提到母亲,爱之情便会油然而生,而儿歌《和祖国在一起,和妈妈在一起》,将祖国与妈妈并列,把祖国比喻成妈妈,使孩子们懂得他们的成长是离不开祖国的哺育和关怀,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的炽热情感,得到真善美的认识。又如歌曲《保护小羊》:“一群小羊上山岗呀,突然来了三只狼。”当儿童唱到这一句时,最顽皮的孩子也会担心小羊的处境,并关注小羊是否得救,这说明了爱和善是孩子的本性。此歌中又唱道:“朋友们呀,快快来呀,快来保护小绵羊。大象伸出长鼻子呀,狗熊举起大手掌,小刺猬呀,小猎狗呀,团结起来赶豺狼。”歌曲通过更进一步艺术形象的诱发,充分流露出善与美的真情实感,和诠释了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也美化了动物与动物、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

儿歌是歌词和音乐相结合的艺术品,常以形象、直观、富有韵律,朗朗上口,易于记忆,赋予很强的故事性、叙事性等为特点,使儿童在歌唱活动中会很自然地体验到儿歌带来的愉悦、美妙的感受,这就极易唤起儿童对儿歌内容的深刻理解,引起儿童情绪上的强烈共鸣,激起儿童对儿歌的感受力、理解力,促使儿童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去感受儿歌的流动之美,获得心灵上对美的感受,并通过陶冶其性情,丰富其情感,从而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

儿童年龄尚小,他们对真假、善恶、美丑的分辩能力还比较差,生活中有些儿童存在乱扔玩具和图书,不爱惜公物,在桌椅、墙面上乱涂乱画,不节约用水、不能主动关心爱护同伴等行为,通过让他们学唱《对不起,没关系》、《水龙头不哭了》、《小人书不要哭》等有关爱护公物、帮助他人等良好行为习惯的儿歌,使其在感受音乐美的同时,懂得团结友爱、爱惜物品、保护环境和资源等才是美的行为。

儿童与生俱来就喜爱唱歌,这也是人的天性。让儿童用喜闻乐见的儿歌来扬善厌恶、辨别好坏、分清美丑,是对儿童进行美育的有效手段。这就需要为儿童不断创作出丰富多彩、求真、向善、爱美的儿童歌曲,让儿童在学唱这些歌曲中认识美、了解美、崇尚美,从小对自然界的一切能用美好的心灵去感受,用美好的情感去表现,对真善美有渴望、有追求,从而在人生的道路上逐步树立起对真理的坚定信念和为之奋斗的决心。

情感口述
相关推荐
推荐专题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