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之间之所以产生难解的冲突,形成不知从哪里起始的恶性循环,一个直接的原因就是当孩子犯错时,父母缺乏就事论事的智慧。当我们看见孩子做错事情会很容易生气,然后就去指责,但是没有人喜欢被指责,即便犯了错也不喜欢被指责,于是孩子的对立情绪随之开始。
有的父母还会想起孩子其它方面或者以前做的不好的地方,于是就更生气地说“你总是……!你从来……!”甚至对孩子整个人做出指责,“我看你就是……!”这对孩子就不公平了,孩子也更难接受了,彼此的不满日积月累就会逐渐形成对立的“模式”。一旦形成对立的模式,亲子之间的正常沟通就很难了,小事也可以成为冲突的导火索,好意也不被彼此接受,亲子关系就象一团乱麻一样缠在一起,怎么也解不开了。
该如何和孩子沟通呢?一个主要的原则:就事论事的提示和提醒。这对那些让我们头疼的问题有非常不错的效用。
客观地描述你所看见的问题
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情境:10岁的小男孩藤藤,从洗手间匆匆忙忙出来,哗哗的流水声房间里的人都听得到,这时藤藤的妈妈可能有两种做法:
A:你真不负责任,总是把水龙头打开,又忘记关。你想发大水啊?
B:藤藤,水龙头没有关。
哪种做法更好呢?做法A中,妈妈对孩子做出了“你真不负责任”的整个人的指责,并且用了“总是……”,还作出了“你想发大水”的假设。而这三者都是违背就事论事的原则的,三者都可能带来争论和抵触。做法B中,妈妈只是简单的描述了事实,提示孩子去关水龙头。显然后者更容易让孩子接受。
对于忘记关水龙头、关灯、锁门、冲马桶等显而易见事情,用这种方法是很适合的。如果孩子又出现这种小错误,我们不妨用简单的词来提示,比如“水”、“灯”、“门”等。描述问题最大的好处就是能让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需要解决的事情本身,而不是因为被指责、被干扰而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需要提醒的是,体谅别人和照顾自己的能力、良好的生活习惯、细致周到的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我在2002年托管实验中,培养一个孩子冲马桶、叠被子的习惯,持续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他偶尔记得,时常忘记,不知道提醒过他多少次,但一次我也没烦过,因为我知道习惯的养成需要多次的、长时间的重复。每次提醒,都是用“被子”、“马桶”简单的词,说了之后,孩子会不好意思,我就跟他开玩笑:咱们来看看你需要我提醒你多少次好不好?他不好意思地说,好。这样之后,需要我提醒的时候就越来越少了。当然,如果孩子对这些事根本往心里去,甚至是故意的,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我们随后就会讨论到“如果孩子还是不听怎么办”。
告诉孩子为什么,提示孩子怎么办
再来看一个情境:妮妮参加完聚会回到家里,穿着她的校服,开始在院子里玩。妈妈喊了三四次,换下校服穿上便装。妮妮却一直在问:“为什么?”妈妈不停地回答她:“你会把校服扯坏的。”接下来妈妈可能有两种做法:
A 你怎么这么麻烦!不是告诉你了吗?校服会扯坏的!
B 便装是在院子里玩的时候穿的;校服是上学穿的。
哪种做法更好呢?或许您的直觉已经告诉您选B了,然而,生活不是选择题,我们需要更为究竟地了解问题的所以然。事实上,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当妈妈采用第二种做法后,妮妮停下手里正干的事儿,马上回屋换了衣服。这让妈妈本人都很吃惊。
做法A为什么不妥呢?因为它忽略了一个事实,当妈妈回答“你会把校服弄坏的”之后,孩子的疑问还没有得到解决,孩子可能想难道便装就不会坏吗?为什么一定要换便装呢?两者有什么区别吗?所以,做法A并没有解决实际问题,妈妈的不耐烦对孩子来讲是不公平的,如果态度粗暴一点,一场不愉快就此而生。相反,做法B就说到了点子上,它让孩子明白什么衣服该什么时候穿。孩子明白后也就照办了。
追究责任不如弥补过失
最后讲一个我自己身边的故事。奥运前夕和几位家长朋友聚会,酒店的人气甚旺,一时没有座位,我们大人就坐在等候区聊天,孩子们则在大厅里玩。
不一会儿,一个孩子跑过来说:坏了,有人把酒店的东西弄坏了。于是我们就过去看。原来,在酒店的吧台附近有一个装饰,就是用小鹅卵石在一个盘子上摆了“迎奥运2008”几个字。不知是谁把石子弄乱了。
孩子们看我们过去了,显出一种做错事而紧张的样子,纷纷说,“不是我!”、“我没动”、“都怪××”。有位家长朋友高声说:“别吵!谁弄的自己站出来,大家可都看见了。”另一位家长朋友说:“承认了我们也不说你们,一人做事一人当,快点站出来。”孩子们一听更乱了,有的说:“反正我没动。”有的说:“大家都玩了,不光我一个。”
或许是大家都有份儿,或许是谁也不愿意承担这个责任,始终没有孩子站出来,我看有两个家长朋友都有点着急了,气氛越来越不对,一件小事正在向品德的性质以及孩子和大人的对抗升级。
于是,我清清嗓子说:我不关心谁弄乱了石子,我只想知道你们当中谁能把它重新摆好。不知是我有点威信,还是因为始终没说话,我一说完,大家突然静下来,把目光纷纷投向我。稍有迟疑,立刻有两三个孩子举手说:“我能!我能!”我说:“你们这么踊跃让我很开心,大家一起来摆,好不好?”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好!”
其实,摆好这几个字对于这几个十来岁的孩子来说并不困难,不一会儿他们就摆好了。这场“小风波”就这样结束了。
反观整个过程,追究责任,要求孩子承担责任,并不是不合理,但效果却不好,究其原因,其一是孩子们可能多多少少都参与了,不容易分清谁负主要责任;其二是追究责任会激起孩子们自我保护的应激反应。这时候我们把重点转移一下,把追究责任转为看谁能弥补过失,孩子们就非常积极。事实上,当大家重新把鹅卵石摆好后,谁也不会再轻易弄乱,无论是谁都会自然地爱惜自己的“劳动成果”。
所以,把问责的模式变为积极的建设模式也是一种不错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