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入园之后,很多家长都会担心“孩子会不会受欺负? ” “周围出现打人的小朋友,孩子会不会学? ” “我的孩子打了小朋友怎么办? ”……一旦发现这样的小朋友,名字便会自动进入家长脑海中的警戒名单;如果自家孩子出现类似行为,更像是触碰了报警器一般,引起家长的担心,甚至焦虑。
打人就是攻击吗?
我们常常会在这种情况下看到孩子“打人”:小朋友拿了自己的东西、妈妈抱了别的小孩、看到小朋友违反规则……这些“打人”都是攻击吗?事实上,11打人”只是孩子的一种肢体语言。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当他的语言能力还不足以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需求时,通常会本能地选择用肢体动作去表达意图,比如制止,或者吸引他人注意。这时,孩子并非有意地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伤害别人,而仅仅是传递一种信息。
攻击行为因何处而来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的情绪体验越来越丰富,情绪表达显得十分直接和外放,加之他的社会交往越发主动,这段时期,孩子会常常因为和伙伴之间发生的一些小小不愉快而大打出手,甚至晈人,以发泄自己不满的情绪。
除了孩子自身的情绪可能引发攻击行为之外,环境就是第二大原因。如果孩子生长的环境中不断出现暴力行为或攻击性语言,包括家庭成员之间、伙伴之间,以及影视传媒中的画面,都会引起孩子的效仿。
四招帮助孩子放弃攻击行为
虽然说,攻击行为就像孩子牙牙学语、踉跄走路—样,是成长的必经之路,但是,放任孩子自己解决争端,只会让他们陷于“强者为王”的丛林法则,从而加剧攻击行为的恶化。帮助孩子,你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给孩子创造一个温和友善的环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环境则是孩子的第二任老师,这些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当家庭传递给孩子的是温和友善时,那么即使孩子的伙伴中偶然存在这样的行为,也不会模仿学习。
2.关注孩子行为背后的情绪状态
攻击行为来源于冲突所产生的负面情绪。无论冲突或大或小,对孩子而言,更难以化解的是这些挥之不去的情绪。他们此时最需要的并不是裁判宣判孰对孰错,而是接纳他们的情绪,帮助他们镇静下来。
3.让孩子发掘更多的宣泄渠道
孩子一旦掌握了一些控制和正确宣泄负面情绪的方法,攻击行为就会顺其自然地减少。包括:自我冷静、倾诉、运动类游戏、绘画等。情绪处理的学习可以延伸到日常的方方面面,父母要善于把握生活中的各种机会,让孩子有更多机会练习和摸索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4.引导孩子冷静地处理争端
在孩子情绪稳定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自己理顺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并在冲突点上共同讨论友善的替代方法,不仅让孩子多了一些社会交往的智慧,还能很自然地化解小伙伴之间的冲突,使之成 为共同发展的好朋友,重新搭建友谊。
让孩子大胆地面对外来攻击
我们无法帮助孩子永远隔离掉外界可能存在的伤害,他唯有在经历过种种挫折和冲突后才能练就保护自己和解决问题的本领。作为家长,我们要放平心态,让孩子大胆地走进社会,与小朋友自由交往,同时也要告诉孩子把握以下四点:
1.当孩子的身体受侵犯时,可以用肢体阻挡持续来袭的攻击,以保护自己尽可能不受伤害。
2.大声地向侵犯者表达自己此时的心情,如“停下来” “你弄疼我了,你不可以这样做”等,同时吸引成人的注意,以帮助孩子共同解决冲突。
3.在侵犯者没有道歉之前,孩子有权选择远离他’并且拒绝細任何要求。
4.孩子有权向侵犯者要求道歉,如果接受则要礼貌地回应,如果依然不能接受,可以继续寻要求道歉,阻止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