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网 3—6岁

快乐教育,从读诵经典开始

2014-11-09 09:39:00 出处:乖乖网 标签: 儿童早教 教育方法

一百年前,教育只叫做“读书”,而不称之为“读经”。一个孩子去上学,就称他去“读书”。可是新文化运动以后,就把“读书”转义到读一般的书籍,而把读人类文化的经典书籍(特殊书籍),称为“读经”。

1912年1月19日,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蔡元培先生下令“小学堂读经科一律废止”。就是把流传几千年的读经教育方式废除掉。这次教育改革,实际上是改变了教育的基本原则。中国古代的教育原则是以模仿和背诵为基础的,所以称一个人有学问叫做“博学强记”。而改革以后,形成了以理解分析为主的教育模式,所有的课程,都要孩子去理解,去分析。

中国教育界是希望通过这种高难度的习题训练,来提升儿童的思考能力。可是结果却刚好违背了初衷,严重障碍了儿童的思考能力。所以浙江大学教授郑强对研究生们说:“你们的思想已经残疾了”!

一、读经教育的“旧瓶新酒”

“读经教育”是儿童读诵经典教育简称。教育本来就是教育,不应该有所谓“读经教育”这个名词。可是为了区别现代一般的教育,就只好称之为“读经教育”。

教育应该通过人文文化激发出一个人对生活的热诚,激发出一个人对文化的兴趣,并且最大限度地提升一个人的学习能力。之后这个人才能够面对各种科学学科。孔子说“欲速则不达,贪小利则大事不成”。而今教育界舍本逐末,急功近利,导致今天的各种教育怪相。

在内地,直到2004年,社会上才有了真正意义的读经班。2010年,个别的读经班才逐渐走向成熟。到今年2014年,读经教育才被更多的人关注。文化覆灭往往是瞬间的,可是文化复兴却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二、为什么要读经?

很多人会觉得,我们没读经,生活不是也挺好的吗,为什么非得要读经呢?也有很多人认为读经教育就是道德教育。所以他们还担心如果真的做了好人,在复杂的社会中会不会吃不开。

错了!读经教育是提升学习力、提升思想深度和思考能力的教育。只有具有高度学习力的人才能适应和引领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

读经教育是从儒家经典开始,那么所谓儒家入世是什么?是一种责任感。首先是对自己的责任,然后是对家庭的责任,再后是对朋友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所谓责任就是照顾好自己,照顾好身边的人,照顾好天下人。入世是需要很多才华的,否则照顾不了自己,更无法兼顾天下苍生。青年人,首先要学会承担。

读经教育就不单单是道德方面,更重要的是才华方面。在孔子看来,没有才华就是没有道德。所以为什么要读经?最根本的目标就是要提升人的学习能力。

三、读经教育是全面提升学习力的教育

读经教育不仅仅是道德教育,更不是文明礼貌的教育。很多人认为“现在人的道德素养差,所以要推广传统文化,要读一读经”,这种认识是片面的。读经教育是全面提升学习力的教育。

读经教育不是众多科目中的一个科目,而是一种基础性的、笼罩性的、涵盖性的教育方式。一个人如果能够集中5年或10年的时间读经,那么这个人学习一切其它的科目,学习人类一切的文化,都会变得非常容易。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读经教育可以构建人脑中最基础的部分,这是其它教育难以达到的。比如:人脑的聪明程度主要取决于神经元的数量,而神经元是人的感觉系统接收外界刺激构建起来的。视觉神经,接收到图像信号可以大量构建神经元,听觉神经接收声音信号可以大量构建神经元。视觉神经与听觉神经的发达,直接构成人的聪明。汉字是最复杂的图像信息,诵读经典时眼睛看着字,就可以接受到复杂的视觉符号的刺激。大声诵读,既调动起口齿的能力,又促进听觉神经发展。所以每天大量读经,就可以使人脑的神经元丰富起来,使人变得聪明。

除此之外,读经教育还可以提升以下几种重要的能力:

1、识字能力

读经教育可以快速识字。汉字是象形文字,所以人是靠图形来识字的。读经教育通过指读的方式,可以让汉字不断在眼前重复。只要用手指着汉字读书,久而久之就认识汉字了。所以读经教育是最有效率的识字教育,一本千字文就可以学习1000个字,而现在小学生六年的识字量是2400字。

2、阅读能力

读经本身就是阅读,而且是高度的阅读。在最初读经的时候,只强调背诵不去强调理解。当背诵几十万字经典以后,会自然形成高度的理解。这时再去阅读注释类的书籍,理解能力就会大增。这样一个人就具有了高度的阅读能力,可以阅读人类文化中最深度的文章。

如果不是这样的教育,只去阅读散文、小说那样浅显的书籍,毕业后就只喜欢看看短文和笑话,稍微有点深度的书籍都是没法阅读的。

3、组词、造句、作文

学生上学以后,老师一般都很关心这三种能力,每天都进行训练。我们都知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组词、造句、作文的关键在于心灵中的思想和词汇。没有思想,没有词汇,作文只能是抄袭。所以今天学校的这些课程都是无用功。

经典启迪我们无穷无尽的思想,给我们最优美的词汇,所以读经的孩子,没有不会组词、造句、作文的。

4、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的根本也在于思想和词汇,或者在于肚子里文章的多少。只是训练表达的胆量和技巧是没多大用处的,所以要想提升表达能力,最根本的核心还是要多读经。

5、文学能力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赵元任说“熟读经书十三部,不通文章也能通”,所以通过读经教育,会给儿童打下相当的文学功底。诗词文赋不再遥不可及。

6、外语能力

学习外语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听读训练。多听,多读,就会了。而学好外语的最根本的能力就是记忆力。只要记忆力好,学外语是非常容易的。

读经教育就是用听读的方法提升一个人的记忆力,所以读经几年的学生,学习外语简直太简单了。

7、道德修养的基础

一个人,没有化学知识,没有物理知识,没有天文知识,至少还是人。但是如果一个人没有了仁义礼智信,别人就会说“这个人,不是人”。中国的经典中,很大成分都在讲述为人处事的道理。孩子从小把这些道理记忆在心里,就奠定了孩子一生道德修养的基础,也奠定了高明的为人处事的智慧,胸有诗书气自华。

8、数学能力以及其它科学能力

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而逻辑思维是数学的基础,语文又是逻辑思维的基础。通过读经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逻辑思维能力就自然构建起来。之后再学习数学,乃至于一切的现代科学,都水到渠成。

中国有句话叫做“读经则根底厚,读史则事理明”。读经,学会人生思考的原则;读史,学会人生处理问题的方法。再配合上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人生的一切才华和人文基础就奠定起来了。这样的人即使不懂数理,也能实现一个完美的人生。这样的人如果有兴趣学习数理,水到渠成,不费吹灰之力。

所以读经教育带给人的能力,是其它教育完全无法相比的。无论用何等语言,都无法完全的表述清楚。它是一种综合性的,全方位的提升。

四、读经教育的目标

整个教育的目标就只有一个:提升人的文化修养,提升人的学习能力,培养人才。读经教育也不例外,只是读经教育更容易接近这个目标。

而其它教育最初也是这个目标。可是逐渐就偏离了这个目标。变成了以文凭为目的,以考试为原则,以应付考试为手段了。究竟拿到文凭后,自己的文化修养、学习能力有多大提升,并不关心。这样的教育是要不得的。

当然,很多人也给读经教育赋予了更深远的意义。比如:培养圣贤,培养伟大的人才,中华文化复兴等。

其实我们也大可不必如此急功近利。只要我们的孩子青少年时代不痛苦,又具有深厚的文化心灵,具有高度的学习能力就够了。至于是否成为圣贤,是否成为伟大的人才,是否成为世界的领航者,是否获得诺贝尔奖,这并不是教育所能完成的。就好像军校能培养出优秀的军官,但不一定能培养出优秀的将军。

如今多数人受到近代分科教育的影响,凡是提到教育就等同于课程,凡是课程就是科目。而且把所有的科目进行并列,认为学习哪个科目就会哪个科目,不学哪个科目就不会哪个科目。而且科目分得越来越细。似乎是很科学,但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人脑是一个整体。

现在基础教育已经认识到了分科教学是有问题的,所以教育部门又开始综合。小学初中有大综合,高考也取消文理分科。基础教育一定是综合的,到了高等教育,要研究具体的学问,才需要进行分科。

况且有些科目本身就是基础性的,综合性的。比如:数学是一切近代科学的基础。数学不会,一切科学都没法学。而读经是提升学习能力的基础,是文化修养的基础,也是一切学习的基础。这是一种高度的综合教育。所以无论未来打算学什么,在基础教育阶段一定要读几年经,肚子里要装几十万字的经典,之后可以学习一切的人类文化,也包括现代科学。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才,而所谓人才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具有高度学习能力的人。我们不要把人文与科学对立起来,也不要把历史与现代对立起来。一个人既可以学好历史,也可以学好现代的学问,这是所谓通古博今。一个人既能学好人文文化,也能学好当代科学,这是融汇中西。

我们也不要把自己的孩子看小了。很多人认为自己孩子能平平安安就好了,也不用成什么才,太累。持有这种观点是没认真思考过人生问题。只有具有高度才华的人,才能从容面对社会、面对生活。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才华不够就将被社会淘汰。

一个孩子是可以轻松、愉快成才的。所以我们就可以按照最高的目标来培养孩子,究竟孩子的才华有多大,我们也不必去苛求。孩子能尽可能实现他们的生命价值就好。这就是读经的最大意义!

我们的孩子在3-6岁,是语言,阅读等各项人生重要技能的集中成长期。在这个时期,如果孩子能够在经典的熏陶中快乐成长,一年熟练背诵两三万字是正常的,只需三年,就足以奠定孩子一生的人文素养,掌握了文言文,更是可以在经典的海洋中遨游,与圣贤,诸子百家,帝王将相直接对话,这样的孩子,我们还用担心他的人生么?

情感口述
相关推荐
推荐专题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