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在带孩子看病时,医生一般都会让孩子查一下血常规。面对血常规化验单上的一堆数据,您应该看出些什么呢?
专家说,血常规能反映孩子的机体状态。
当孩子出现感冒、发热、没有精神、咳嗽等状况时,血常规可以看出身体是否遭遇了感染,还能初步判断感染是由病毒引起的还是细菌引起的。
血常规能反映出机体的造血状态,看出孩子的营养状况,还能体现出其他疾病,如是否存在贫血或凝血功能问题等。
血常规中有各种细胞值,这些细胞值说明了什么呢?
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不同类型白细胞的数量发生变化,可以判断身体是否有感染发生,然后再根据白细胞分类来判断是什么感染。
1.白细胞总数高于正常,而且中性粒细胞也高于正常,说明孩子患上的是细菌感染。
2.白细胞正常或降低,而淋巴细胞升高,说明孩子患上的是病毒感染。
3.淋巴细胞数量增多,而且单核细胞数量也增多,说明孩子是受到病毒感染。
4.嗜酸性粒细胞过多可能患有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荨麻疹、湿疹、寄生虫病等。
5.嗜碱性粒细胞过多可能患有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增殖疾病。
6.血红蛋白减少,说明孩子可能患有贫血,而血小板减少,说明孩子可能患有血小板减少症。
一般而言,我们只要掌握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分类就可以了,实际情况还得以医生具体诊断为准。
在给孩子采血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1.发热24小时后得到的数值才有价值。
当孩子出现发热时,家长都会马上带孩子到医院进行化验。其实,刚发病时的化验结果难以作为参考标准。因为,发热一段时间后白细胞才会出现增高,最好在发热24小时后进行化验,所得的数值比较有参考价值。
2.采血前避免剧烈运动。
对于孩子来说,采血并非易事,家长应让孩子在采血前避免剧烈运动,最好处于静止状态。同时,为了保证末梢的血液循环比较通畅,在天气寒冷时要注意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