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网 3—6岁

育儿故事:生活不是比赛

2016-02-25 16:19:47 出处:乖乖网 标签: 儿童教育 儿童教育故事 家庭育儿

某天在去电影院的路上,我们计算今晚的消费。电影票加零食,一共是128元。小泥有点显摆地假设:“为什么不是125元,如果125元,8个晚上就花1000元了!”

这个算法是老师约定俗成的,书本里有,不足为奇,我问,那4个25是多少呀?小泥轻快地说:“100。”这样算起来是对的。那5个25呢,女儿像做游戏一样的大声回答:“125!”

如果这样一直玩下去,女儿的表现是很棒的。结果老公插手了,车里的气氛立即很微妙地产生了变化:“那我再问你一个:7个25是多少?”女儿紧张起来,重复念了一下:“7个25,7个25,爸爸,你刚才说什么?7个25?”我心里咯噔一跳,晕菜了,小泥没有自信了。她借助重复问的时间,去重复想这个问题,她以为这样一来为自己争取了缓冲的时间,其实没有,她只是把紧张的情绪冲上更高的级别。

然而老公一点也不理解,他的口气更冲了:“7个25,想不出来了?”小泥说:“我晓得的!我算一下。”然后就躲在车后座静静地算起来,车里顿时安静起来,然而这种安静对女儿有什么帮助呢?一点也没有!无声无息的空间渐渐形成一种压迫感,在这样的氛围中女儿还能专心口算吗,我只不过想跟女儿做一个游戏,而老公干脆把这变成一场比赛了,比赛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算术结果报出来!

不出我所料,老公在不到30秒的当儿立即追问。女儿弱弱地回答:“我知道的,是175。”小泥爸没有肯定这个答案,只是失望地叹息:“就这么简单,就这么简单就算这么久!小泥啊,你数学真得好好学习啊!”

对于老公的失望我感同身受,因为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我无数次感到纠心的无力感:为什么我教得这么认真,你却听不进去呢?为什么我倾其所学为你好,你却不懂呢?但是有什么用呢,我把这种纠心的感觉传达出去,对孩子有什么好处呢?

在无数次挫败中我懂得:遇到问题冷静处理,而不是激烈地把问题矛盾化。

我现在面临的难题就是老公随时随地把亲子之间互动的乐趣变成知识竞赛!

我记得我的学生时代,需要考试的时候课本是最枯燥无味的,但某日以毫无功利性的目的去翻阅,又觉得受益匪浅了。有了分数作为参照,学习就成了比赛,也许比赛可以让每个人都增强动力,快速进步,但归根到底谁喜欢只有一个赢家的比赛呢?

既然,孩子的学习已经有这么一种竞争制度存在了,为什么在生活中我们也要为他们设定这么一个氛围呢?毕竟,生活不是比赛。

我们询问孩子在班级的名次,只是为了增进了解;我们比较孩子之间的不同,只是为了让你进步;就算我们知道你的缺点,我们也只会更爱你。宝贝,如果有一天你一定要去比赛,我们希望成为你最大的支持,无论你失败,或成功。

而我,一定不会把生活变成比赛,让你时时去面对。 

情感口述
相关推荐
推荐专题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