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网 3—6岁

跟随孩子的需要来指导孩子

2016-02-01 12:54:42 出处:乖乖网 标签: 儿童教育 儿童教育方法

我经常看到一些爸爸妈妈很认真地教孩子认识各种事物。比如,坐在公交车上,指着外面一一辆一辆的车告诉孩子“这是小车”“这是大车”“这是红色的车”“这是蓝色的车”等。很明显,他们是想让孩子认识事物,知道车、红色、蓝色、大、小这些概念。

人,婴儿服装,12到17个月,室内,快乐_129432403_Baby in high chair_创意图片_Getty Images China

但是我仔细观察那些被指导的孩子,很少是随着妈妈的指点,仔细观察和学习这些事物的,更多的孩子要么面无表情,要么兴趣盎然地看着其他东西,根本没听见妈妈在说什么。

当孩子的眼睛没有跟随妈妈的指点注意红色的车,而是看着路边的树、走路的人或者远处的广告牌的时候,妈妈所发出的声音对他来说就只是噪音。

如果只是噪音还好,有些妈妈干脆就把孩子的注意力扭转过来,强行打断他对其他事物的观察,强迫他注意妈妈的指导:“别看那里!看这里!这是车,红色的车!”

孩子的注意力本来是集中在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上的,他正想认识的事物并不是这个红色的车,但是妈妈强行移开他的注意力,虽然也可能如愿,让孩子学到妈妈想给他的知识,但比起他自主的观察和思考,这个学习的过程是不愉快的,所得也很表浅,孩子往往只记住了名称,没有深入地理解。

教孩子认识事物,最好是以孩子为主,跟随孩子的需要,因时施教。妈妈跟随孩子的节奏,跟随孩子的关注点,观察孩子对什么感兴趣,然后给他介绍那个东西是什么。

家长不要过于主动,当孩子全神贯注地观察一个事物的时候,他的内心正在进行复杂的思维活动,最好就不要打断他,只有当他需要我们帮助的时候才去帮助,过于主动的帮助反而是种干扰。

即使是在孩子需要我们帮助的时候,给予的帮助也要适度。不要过多地灌输知识,给他的头脑留一些想象的空间。

当孩子专注于一个事物的时候,他是怀着强烈的好奇,充满着探索的欲望。他的脑子里绝不是简单的概念,更多的是对这个事物本身感兴趣。譬如,他看见一辆车,他不一定想知道它的名字叫车,但是它会对它的形状感兴趣,会对它为什么能移动感兴趣,他脑子里会有很多问题,甚至充满幻想,感到神奇和激动。如果我们用成年人的思维向孩子解释这个事物,就打破了它的神奇,让它变成一种平常的知识。

5岁以前的孩子不宜过多学习知识。比如,一个昆虫,当孩子不知道这是什么的时候,他带着强烈的好奇去观察,观察中伴随着想象和思考。但是如果你告诉他这是昆虫,他的名字是什么,它有几对翅膀,它的眼睛是怎样的,鼻子是怎样的,这样虽然他有了关于昆虫的正确知识,但对昆虫的神秘感也消失了,再没有那么浓厚的兴趣。

跟随孩子的需要来指导孩子,意味着一方面要关注他的兴趣点,当他注意到什么事物的时候,你就给他介绍。另一方面,在指导的过程中,也不要一味地灌输,要适合孩子的心理特点,更多地培养孩子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索的欲望。 

情感口述
相关推荐
推荐专题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