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旭妈咪:家有男孩,渐渐长大,开始不听父母的话。有时放学回家很迟,问他什么总是支支吾吾不肯多说,有时还将社会上的小混混带回房间,我敲了半天门才开。如今未成年人犯罪呈现上升趋势与低龄化特点,联想到儿子的种种状况,真是担忧,我该怎么办?
乖乖网:首先要弄清楚孩子晚回家的原因,做好预防和矫治工作。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一下未成年人不良行为有哪些表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分两个等级。一般不良行为有:旷课、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有: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多次偷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吸食、注射毒品;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造成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原因,家庭状况、父母素质、教育方法等都在起作用。就家庭来说,失和型家庭不能给予孩子和睦幸福的家庭环境;溺爱型家庭会在孩子心灵上播下自私、任性的种子;打骂型家庭造成孩子心理的畸形发展,影响健全人格的形成;放任型家庭对孩子只养不教,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视而不见,忽视和孩子心灵上的沟通与交流。这四种类型家庭的孩子容易走上歧途。
建议:
1、思想教育在先
学校和家庭要引导孩子树立遵纪守法和自我防范意识,懂得违法犯罪的危害及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2、父母要履行监护职责
不能让不满16周岁的孩子脱离监护单独居住。不得放任不管,迫使其离家出走。父母离异,任何一方都不能不履行教育子女的义务,继父母、养父母也一样。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孩子,要和学校相互配合,采取措施严加管教。管教不了,可申请送工读学校,但不能撒手不管。发现有人教唆、胁迫、引诱孩子违法犯罪,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寻求及时有效帮助。
3、善于利用社会资源
父母要积极参加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举办的各种形式的讲座、座谈、培训等活动,了解未成年人不同时期的生理、心理特点,掌握良好有效的教育方法;还要指导孩子积极参加社会各部门举办的展览会、报告会、演讲会等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活动,让他们能明辨是非,不误入歧途。
未成年人犯罪有社会的责任,但跟家庭教育和家庭生活环境的影响有直接关系。要不为什么生活在同样的社会环境,有的孩子犯罪,而绝大多数却没有出现问题?问题出在孩子身上,根源却在家长。“孩子有病,家长吃药。”家长要首先自我反省,总结教训。预防和矫正未成年人犯罪,家长要从自身做起,提高自身素质,给孩子树立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