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网 3—6岁

美国孩子的教育环保课

2014-08-29 13:38:45 出处:乖乖网 标签: 儿童早教 早教育儿 早教知识 早教方法 早教

走在美国街头,人们总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街道上、草丛中,很少有纸屑、烟头或烂树叶,垃圾桶总是整齐地“站”在路边。哪怕是一场几千人的露天音乐会,结束时地面也是干干净净。为什么美国能够保持如此好的环境呢?我们一起看看在美国生活的中国妈妈是怎样发现的。

每每看到此景,我都心生疑惑,是什么让环保意识如此深入人心?直至我的儿子豆豆上幼儿园时,这个困扰我很久的问题,才一点点被解惑:

形象生动的环保主题课程一“种”垃圾

豆豆在美国上幼儿园时,环保课程占了很大比例,几乎每个月都有与环保相关的主题。

我至今对他们“不能乱扔垃圾”的主题活动记忆犹新。关于为了一建立环保意识这一点,我只会对孩子说教,想不出其他办法。但是,美国的幼儿园老师,却带领小朋友们去小山坡上,一起“种”上塑料玻璃瓶、香蕉皮和纸,然后对孩子说:“一月后,我们再来观察它会有什么变化!”到了约定的时间,老师带他们到小山坡探险,把东西挖出来,然后孩子们发现:

香蕉皮腐烂了,纸变成碎片,而玻璃和塑料,跟埋进去时一模一样。这时,老师问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发言:“地球可以比较快地消化香蕉皮;也可以消化纸张,但速度慢,需要的过程长;地球不能消化玻璃和塑料。所以,我们不能乱扔垃圾,垃圾要分门别类……”就这样一项简单而有趣的活动,就能轻松地让“不能乱扔垃圾”的理念在小朋友心里扎根了。

因为这个结论是孩子们自己发现的,所以他们记得会特别牢。

给废弃物第二次“生命”—垃圾变创意

有一天,我收到幼儿园的邮件,叫我们这个月不要扔掉家里的牛奶桶,下个月一起带到幼儿园。我当时很纳闷,幼儿园要这么多牛奶桶干什么。

结果一个星期后,我发现,幼儿园的院子里,多了一座用牛奶桶搭建的迷你“万里长城”,孩子们在上面玩得可开心了!豆豆兴奋地告诉我,这些都是他们和老师一起完成的,塑料的东西可以回收,用处可多啦!

他还兴奋地跟我介绍:“妈妈你看,这是用易拉罐绑在一起做的梅花桩,我们可以踩在上面做游戏;这是用纸杯和易拉罐环做的编钟,你拨弄它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些东西都是我们平常丢掉的,其实,它们还可以发挥作用呢!”看到儿子滔滔不绝的样子,我不禁想起自己小时候,老师也教我们环保,有些垃圾要回收再利用。可是,过了很多年我才真正明白,再利用是怎么一回事。而美国的小孩子,就在老师用心展现的世界里,清楚地看到了废弃物的第二次“生命”,牛奶桶长城、易拉罐梅花桩、纸杯编钟……多么神奇的创意!最关键的是,它们都是活生生的。从那以后,豆豆经常发挥自己的创意,来实现垃圾的价值,替如用一次性盘子做成青蛙,用废弃的光盘做成玩具。

体验式“环保”教学—参观垃圾的“家”

 一天,豆豆兴奋地告诉我:“妈妈,我们今天去了《玩具总动员》现场!”我疑惑:“难道是去参观电影棚? ”豆豆很快打破了我的美好幻想,原来,他们是去了和《玩具总动员》里一模一样的垃圾场。

我顿时觉得一阵恶心,问:“你们去那里干吗?多脏啊。”豆豆回答道:

“老师今天带我们参观垃圾场,我看到各式各样的垃圾堆得像山一样,很多机器在工作。妈妈,我真没想到,我们一天会生产那么多的垃圾,多得我都看不到垃圾场的另一头!以后,我都不会再浪费东西了,不乱买衣服、玩具了。因为不浪费就可以减少垃圾的产生……”那时,豆豆还不到4岁,我第一次听到他跟我说这么多话,我也在那一瞬间理解了老师们的良苦用心。没有只言片语,而是带他们亲眼去看,让他们在震撼中自己体会垃圾的“壮观”。

 美国小学的环保活动内容就更多。老师会带他们到湿地公园去,观察那里的生态系统。在那里,孩子们会看到动物、植物和周围的环境相互依存地生活着,破坏了哪个环节,都会对生态链造成影响。同时,老师还会告诉他们,如果我们用水过度,造成湿地公园干旱,那整个湿地的动植物都会因为得不到水分而死亡。

活动中,老师不会对孩子说要保护环境,但孩子们却通过自己观察与老师的讲解,明白了环境是怎么一回事,保护环境又是怎么一回事。所以,美国孩子的环保观念是深入骨髓的。对于孩子来说,与其说教,不如花点时间,带着孩子去“种”垃圾,到湿地公园看看,因为只有自己体验到的东西,他才会铭记一生。美国学校的这种体验式教学,也可以用到我们的家庭,少一些说教,多一些引导,让孩子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感受生活的乐趣。

情感口述
相关推荐
推荐专题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