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网 3—6岁

探讨:孩子小伤小病,要不要输液?

2015-09-24 14:59:40 出处:乖乖网 标签: 儿童护理 儿童疾病 输液 宝宝输液

近日全国范围内明显降温,各大儿童医院又迎来了"旺季"。在输液大厅放眼望去,感冒发烧的小病人纷纷在家长的陪同下接受输液,竖起的输液架像茂密的小树林让人惊悚。而频发的输液事故再一次敲响了儿科门诊的警钟。

事件回放:输液过敏反应来势凶猛

上海的这次紧急输液过敏反应抢救发生在晚上,该名12岁的男孩接受输液后半分钟不到,就出现了恶心呕吐、眩晕、哮喘等过敏反应。细心的护士首先发现了孩子的异常,马上关停了药物,并第一时间通知值班医生。医生赶到时发现孩子已出现双眼黑曚,身上还出现了风团,当机立断立即展开抢救。经过一系列的急救措施,孩子的症状终于有所缓解,血压逐步上升。

据介绍,该名男孩使用的是一种较常见的高级抗生素,是进口药物,注射前不需要做皮试。此次输液过敏事件,与自身基础疾病无关,是病人的特应性体质对某种药物的反应。一般情况下,输液过敏反应发生在输液15-30分钟,但该名男孩的过敏反应仅在输液后一分钟不到,情况较为严重,也比较罕见,一旦没能及时发现并抢救,很可能会出现死亡等严重后果。

探讨:孩子小伤小病,要不要输液?

小儿生病输液之"怪"现状

对于小儿感冒发烧等常见疾病的治疗,很多年轻家长都知道"能吃药不打针,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可一旦到了自己的孩子生病,往往变得毫无原则,希望马上输液孩子好得快。加上现在很多孩子平时都由祖辈抚养,老一辈的传统观念也是坚决拥护输液,以致目前在国内小儿生病输液的问题上出现了一些"怪"现状。

第一怪:医生让吃药,家长不依不饶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儿科诊室的输液,大多数是在家长的要求下发生的。尤其是由祖辈陪同下前来看病的孩子,大多数逃不过输液的痛苦。一名三四岁的孩子由爷爷奶奶领着来看病,经医生诊断,孩子只是普通感冒引起的发烧,医生开了退烧药和感冒药,但爷爷奶奶不干了,"以前感冒发烧都是输液的,为什么这次不让输液了?""你看孩子一点儿精神都没有,给输个液吧,让孩子快点好起来"……无论医生如何解释劝慰,爷爷奶奶始终不依不饶,非要医生给孩子输液不可,无奈之下,医生只好开了输液的单子。

观点:输液一次=冒险一次

与口服药物相比,静脉输液减少了胃酸对药物的破坏,作用比较直接,尤其是对那些患有胃病和伴随高烧的患者。但是,输液并不像一些人想象的那样能"液到病除",相反,输液比口服药物有更大的医疗风险。因为输液要求无菌操作,否则空气中的细菌、致病微生物会对穿刺部位和输入的液体造成污染,引起患者不良反应。

第二怪:输液"效果好",医生的法

在一些民营医院或中小城市和乡镇医院,很多医生不负责任,也把输液当成"法宝",无论大病小病一律输液。究其原因,一则输液"见效快",病人输液一两次就"康复",医生医院口碑好;二则很多家长坚决拥护输液,医生也无暇解释,只能投其所好;三则输液的药物效益高,医院多输液多赚钱。

观点:小病滥输液,大病无药治

由于目前儿科输液时常用的药物,大多是抗生素,所以过度输液等同于滥用抗生素。很多家长只知道抗生素能消炎,却不了解抗生素的副作用。抗生素在杀死致病病毒的同时还会引发药物副作用。

警惕:过度输液的五大危害

由输液引起的事故在国内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小编再一次大篇幅的记述并非哗众取宠,只是想真正引起家长对输液危害的重视。专家提醒,输液不是"万能药",不可能"液到病除"。相反,过度输液还可能导致一些不良后果。

一、降低人体免疫力。在自然状态下,人体(即使是刚出世的小婴儿)对周围环境的病菌都具有较强的防御能力。如果平常的感冒发烧都依赖输液,不仅会增强细菌的耐药性,还会干扰人体正常防御功能,降低自身免疫能力。

二、损伤人体肝肾等器官。"是药三分毒",但输液的"毒"是口服药物的N倍。输液时输入的药液进入人体后,大部分都要经过肝脏代谢,最终由肾脏排出体外,这会加重肝肾等器官的负担。

三、可能造成人体不良反应。既使输液前做了无菌化处理,溶液的浓度合理,速度得当,输液也依然存在难以预知的风险。例如:当体内输入致热、致敏物质,如游离的菌体蛋白或其他代谢产物时,这些物质的输入可能造成人体不良反应,如发热、红疹、瘙痒、肿胀等过敏性反应,严重者还可能休克甚至死亡。

四、导致人体菌群失调。人体的体表及体内寄存着许多细菌,正常情况下保持菌群间的平衡,就不会引发疾病。过度输液会导致人体固有的细菌菌群失调,增加细菌的耐药性,为今后的治疗带来难以想象的不良后果。

专家提醒,静脉输液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在所有药物剂型中"高居榜首",是最不安全的给药方式,为什么你们还坚定地甘当输液的"粉丝"呢?

家长必读:儿科哪些病不需要输液?

针对儿科最常见的感冒发烧和腹泻,专家表示,一般病毒性感冒和非严重脱水的细菌性肠炎不需要输液。输液治疗感冒发烧"好得快"只是一种误解,接受输液的孩子由于大量液体输入体内,通过皮肤散发的水份增加了,过高的体温更容易下降。其实,家长让病儿多喝水,或坚持物理降温,同样能达到较快退烧的效果,而且更安全无副作用。

在专业的医生看来,只有严重的细菌感染,如严重的细菌性肺炎、脑膜炎、阑尾炎等,或者脱水较严重,肠胃不舒服,腹泻和呕吐都很严重,又吃不进去东西,为了避免脱水严重,这时需要输液。安徽省卫计委曾公布53种不需要输液的疾病清单,其中,儿科以下疾病不需要输液,请家长注意!

1、上呼吸道感染:病程3天以内,体温38℃以下,精神状态好;

2、小儿腹泻:轻度脱水可以口服补液者;

3、毛细支气管炎:轻度喘息者;

4、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无发热、精神状态好,血象不高者。

温馨提示:孩子生病,家长最好遵循医嘱,一旦病情较重确实需要输液,家长一定要注意细心观察,看孩子是否有呼吸急促、脸色改变、神智改变等情况,询问孩子有无头晕、胸闷、呼吸困难的感觉,一旦发现问题,应立即关停药物,并呼叫医生,以免错过抢救时机。

情感口述
相关推荐
推荐专题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