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著名儿科专家崔玉涛在厦门做了一场“带孩子看病N个误区”的演讲。据厦门稚爱妈妈哺育之家介绍,其中,涉及了家长带孩子看病应该先做什么,向医生提供病史应该注意哪些方面,药物使用说明书到底有没有用处等等话题。提前了解看病的一般误区,可以让我们尽量减少孩子看病过程中不必要的焦虑。
误区1:孩子病了应该先做身体检查
曾遇到一位妈妈,平时上班,孩子在家由爷爷奶奶带,孩子发烧生病了,又是妈妈带到医院做检查。当医生询问孩子发烧的始末细节,这位妈妈一脸茫然,急着对医生说,“医生你先给孩子做检查吧,治完了再聊。”
建议:孩子生病来医院,首先最重要的是向医生提供准确的病史,而体格检查和化验检查都是作为辅助检查。看病之前,应该先花几分钟整理下思路(如能写下最好),用平静的态度向医生提供准确病史。态度越平静,被医生乱用药的机会就越小。如果孩子看病之前主要是由家人护理,先和家人先交流一下,如果是多位家长陪护去看病,事先也要彼此交流,有一个大致的总结。
误区2:病情说得严重些 医生会更重视
有的家长害怕医生不重视,把孩子的情况说得特别严重,说:“医生,我家孩子一晚上都在咳,咳起来可严重了,我都担心他是不是……”医生说:“那住院吧。”家长一听,赶忙纠正说:“呀,其实也没那么严重,还没到那个程度。”
建议:家长不要向医生渲染情绪,不着急会更快。要做的是,认真记录发现疾病的时间、家庭是否有类似疾病、主要的症状表现,以及疾病过程变化趋势、孩子的精神状态、吃喝情况、睡眠情况等等。记录过程中,尽量数量化,比如发烧几度,尽量时序性,如几天前开始发烧,什么时间用了退烧药;叙述症状时,少用“总是”“时常”这类虚词,多用数据,如孩子咳了几天了。客观、具体、有条理地记录孩子病症会让医生更快了解病情,从而提供更加准确的治疗。
误区3:孩子一见医生就哭闹 都是白大褂惹的祸
有家长跟我提意见:“崔医生,您能不能把白大褂脱了呀?孩子看了害怕。”我说:“没问题,穿便装也行,但是孩子真的是怕白大褂吗?”
建议:孩子哭闹害怕很正常,医院本来就不舒服,不可能给孩子愉快的感觉。反而是医生穿着白大褂,让他对白大褂有所准备,白大褂会给他看病,给他打针;如果医生穿便装,护士穿便装,和周围的人没有区别,孩子一出医院,不知道周围那个人再给他打一针,这种不确定的感觉,会让他更害怕,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所以,孩子的行为取决于家长的态度。家长应该温和地坚持,最好在看病之前,在家就和孩子互动,比如玩医生的游戏等。
误区4:药物说明书看了也没用 不如不看
在门诊,许多家长抱着孩子来看病,头疼孩子吃完药后的各种反应,医生告诉他可以参考药物反应说明书,家长却认为看了也没多大用处。
建议:药物说明书是写给用药人看的,上面有很多重要的信息。有的家长看药物说明书,发现不良反应、副作用写得很长,不敢使用;有的药,只有一行“副作用不清”,反倒觉得挺好。告诉大家,写着“副作用不清”,千万别用。越是老药,副作用写得越清楚,只是说明发生过、有这些风险,但那已经是很小比例,或者相对安全的了。如果一种药,发生副作用的几率相对高,这个药就淘汰了,不会轮到你家孩子吃了药,才发现这么多副作用。
误区5:医生不开药不靠谱 换的医生越多越好
家里孩子发烧,第一天家长带着孩子去看了医生,医生没开药,让先回去观察,第二天孩子又烧了,家长以为第一个医生不靠谱,换一个医生看,如果孩子还是没康复,又继续换另一个医生。
建议:我不提倡这样的做法。每个医生都是第一次见到孩子,这样医生并没有更了解孩子的病症发展。反而是看同一个医生,医生昨天看过孩子,做出了判断,今天再看到,他会知道症状的变化。有的家长会说,医生记不住我家孩子啊。那么,你可以这样说:“医生,昨天您看过我家孩子,今天我第二次来了。”而不是说,“医生你给我好好看看”。如果第三天,你还去看他,医生会更加注意病症的变化。国外有“家庭医生”,就是希望孩子一直追随一个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