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
我家小米现在2岁2个月,最近带她出去公园玩,发现了一个现象:别人拿了她的玩具,她即使正玩得很开心,也根本没有异议。
她这样习惯“吃亏”,以后会不会被人欺负啊?
案例2
我儿子快读小学了,性格安静,不喜与人争执,经常被人欺负。幼儿园还好,老师看得严;我担心上小学后,没有老师盯着怎么办?教过他还手,可他总是做不到。
每个孩子都是家里的宝。对家长来说,最难接受就是自己孩子受委屈、受欺负。可真的冷静下来分析,你就会发现:孩子间的许多“案情”,其实并没有那么严重。
可能只是家长的感受,孩子并不这么想
很多小孩子,尤其是低幼年龄的孩子,还没有建立起清晰的物权观。他们还分不清哪些是自己的,哪些是别人的,所以有时会把自己的任何东西都送给别人,也会把别人的任何东西当作自己的。
大一些的孩子呢,初步建立了物权观,但不会从物品的价格去考虑。在孩子们的眼中,一架价格几百元的遥控飞机和一颗路边捡来的彩色玻璃珠是一样的,只要喜欢,他会用遥控飞机去换玻璃珠。
这并不是孩子有问题,而是他们的价值取向跟成人不一样,他们追求的是愉快、开心,不计较得失和利益。这是孩子的特性,是他们的阶段性特点。家长不必过于紧张,更不能动辄上升为“吃亏”“被欺负”。
如果真要引导的话,可以这样告诉孩子:每一件东西都是有归属的,就像宠物狗狗都有一个主人一样,你可以让朋友一起和狗狗玩,但是不能把狗狗送给朋友,那样的话狗狗就会伤心。而且,当你和狗狗玩得正开心的时候,突然有人把狗狗拿走,狗狗也会很伤心,因为狗狗可能更喜欢跟你玩。狗狗是这样,你的玩具熊、皮球也都是这样。
你有义务让孩子知道,可以和朋友分享他的物品,但对方应该先征求他的意见——就像他想玩别人的东西,要征得别人的同意一样。
可能只是暂时的,并非以伤害对方为目的
孩子的世界非常简单。可以说,学龄前孩子的“欺负”行为大多是大人定义的;真正的欺负行为,一般要到中学阶段才会发生。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学龄前孩子间所谓的“欺负”与“被欺负”,都只是暂时的一些小争执。比如:
有些孩子比较调皮,喜欢以打闹的方式玩耍,可他们控制自己的能力有限,不知道力量的轻重,有时容易用力过猛,结果造成对方身体受伤害。
有些孩子语言表达不是很好,难以清晰地述说自己的需要,情急之下,就容易本能地用肢体去表达意图。
有些孩子可能因为和伙伴间发生了一些小小的不愉快而大打出手。虽然是攻击行为,但这并非他的本意,他是为了发泄自己不满的情绪。
当然,也有的孩子挨了批评,情绪不佳,有时会为了转嫁不良情绪而攻击其他同伴。
不管是哪一种情况,目的都不是为了伤害对方,或者以欺负对方为乐。而且,这些“欺负”行为都是“个案”,都是暂时的——前一分钟他们还在厮打,后一分钟又玩到一起了。
家长若因为心疼孩子,而将对方定型为“欺负者”,将自己的孩子定型为“被欺负者”,不仅容易恶化孩子间的关系,影响孩子交友,甚至还可能真的让孩子以为自己软弱,从而默默接受被人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