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网 3—6岁

孩子的“泛灵心理”,你知多少?

2015-08-11 13:21:32 出处:乖乖网 标签: 儿童护理 家庭育儿

孩子时期的“泛灵心理”,是指把所有的事物视为有生命和有意向的东西的一种倾向。在这个阶段,孩子会认为一切东西都是有生命、有思想感情的活物。

若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有一个时期孩子会把一切东西都视为有生命、有思想感情和活动能力的,他们会与玩具“谈心”,与洋娃娃、玩具熊“对话”,甚至拿小板凳当作自己的好朋友。这是2~3岁的孩子普遍存在一种独特的心理现象,也称泛灵心理。

孩子的“泛灵心理”,你知多少?

什么是泛灵心理?

孩子时期的“泛灵心理”,是指把所有的事物视为有生命和有意向的东西的一种倾向。在这个阶段,孩子会认为一切东西都是有生命、有思想感情的活物。

“泛灵心理”是孩子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是不可逾越的必经阶段。

知识链接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在他的研究中指出“泛灵论”的实质:它产生于孩子把事物同化于自己的活动之中,是由于内在的主观世界和物质的宇宙尚未分化的混沌状态的一种表现,缺乏必要的知识,对事物之间物理因果关系和逻辑关系一无所知,所以思维常是泛灵论的。

中国有关的研究认为:孩子把无生命客体看作是活的和有心理的认识倾向是暂时的、不稳定的,它直接依赖于知觉或表象中所注意的对象的某一拟人特点,这是孩子的泛灵心理,而非泛灵观念。孩子的思维水平决定孩子缺乏关于“活的”的“心理”的系统化正确认识,这是3~6岁孩子泛灵心理产生的根本原因。

扬泛灵心理之“长”

泛灵心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不可回避的,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作为家长我们要善于扬长避短,使其积极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展现。

利用泛灵心理提高孩子的认识能力

泛灵心理最大的特点就是孩子将周围的一切事物视为有生命的,具有人的特征,因此,我们利用将物品拟人化的特点,让孩子认识事物,了解事物的一些基本特征,如“孩子你看这是太阳,太阳公公在对着你微笑呢?”“看,这是垃圾车,它在长大嘴巴吞咽垃圾呢”“汽车也要加油啊,就像人要吃东西一样”。还可以利用孩子喜欢看图书,听故事的特点给孩子讲道理,借助童话故事、寓言故事、民间故事等讲解道理比单纯地向孩子讲解深刻道理,如利用童话中的小兔子喜欢吃萝卜的特点,让孩子也爱上胡萝卜,这比单纯地告诉孩子萝卜有营养效果更好。但是由于泛灵心理产生的本质是孩子认知能力有限造成的,因此成人要注意扩大孩子的眼界,不断丰富孩子的感性知识和经验,以促进孩子判断推理能力的发展,促进孩子从本质上去认识事物,不断提高他们的认识能力。

利用泛灵心理来满足孩子好奇心

孩子对世间万物都是非常好奇的。从2岁末期开始,孩子就会对我们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的答案,这个时期的孩子心理水平难以理解。但是,对孩子的提问我们又不能不回答,否则孩子提问的次数就会减少,甚至会使他对事物失去应有的好奇心。对于孩子的提问,我们可以根据他泛灵的心理特点,采用拟人化的方法直接回答。当孩子问“太阳会什么会落下去?”“一到晚上,动物们回家睡觉了,太阳公公也到山的那边去睡觉了。”“为什么要给花浇水啊?”“因为小花也会口渴啊,给它们浇水,它们就能长高了。”这样的回答有助于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从“自身”的角度理解事物,从而对周围的事物更加充满好奇之心。

利用泛灵心理培养孩子的爱心和同情心

既然这个阶段的孩子会认为世间一切物体都是有生命的,家长应该善于把事物拟人化,激发孩子的泛灵心理,让孩子把外界事物同化到自己的活动中去。首先可以利用泛灵心理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比强迫、命令来得更有效,例如孩子们玩完玩具没有收好,妈妈与其命令孩子把玩具整理好,不如说“小汽车找不到家啦,他多着急呀。”使孩子明白自己的做法对“物”造成了伤害,那么孩子们将更容易养成良好的收纳习惯。还可以利用泛灵心理培养孩子的爱心和同情心,教育孩子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小动物,使之对相应的物品产移情心理,进而形成同情心,使他像爱护自己一样爱护其他人和物。

避泛灵心理之“短”

泛灵心理就像一把双刃剑,成人在养育孩子过程中也要尽量减少泛灵心理,对孩子产生的消极影响。

不要给孩子讲有恐怖情节的故事或看恐怖的视频

三岁的儿子很喜欢看图书,但是每当看到《小红帽》这本书时,都会拒绝。刚开始我不明白为什么?后来才发现,儿子不喜欢小红帽中的大灰狼,尤其是大灰狼把外婆吃掉的情节。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容易受泛灵心理影响,它们很难区分现实与虚构,他们往往把图书、故事里的鬼怪、猛兽的故事情节或形象和现实生活混淆,对恐怖的画面内容尚缺乏分析能力,以为现实生活中真的存在这些妖魔鬼怪,因而产生不该有的恐惧心理,有时甚至还会产生幻觉。因此,作为家长我们除了在语言、图画等方面应帮孩子把好关志伟,更应该尽量避免让孩子看带有恐怖镜头的影视节目。

不要用孩子的“泛灵心理”来为其行为的过错推卸责任

现实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孩子不小心门槛绊倒,照看孩子的家长往往会一边抚慰孩子,一边使劲地用手拍打门槛或者大声呵斥门槛,是它不好绊倒了孩子。由于受“泛灵心理”的影响,孩子一般都会将内心的矛盾委屈转移到门槛上,当成人责罚或呵斥门槛时,孩子受伤的内心逐渐获得平衡。其实这样的做法是不妥的,因为这等于变相地为孩子推卸责任,将自己不小心绊倒的责任推给他人,这不利于孩子正确归因,不利于他们良好责任感的形成。

情感口述
相关推荐
推荐专题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