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时代,如何养育好孩子正在成为父母所面临的挑战。正如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家鲁道夫·德雷克斯在《孩子:挑战》一书中所言:“我们十分了解和同情那些想要履行责任而又完全没有准备的父母。父母和孩子一样需要接受训练。当我们对孩子的挑衅做出新回应,我们就可能发展出新态度,为和孩子的和谐关系开创出新途径。”富养孩子没错,但真正的富养,养的不是物质,而是内心。只有内心富足,孩子才能始终觉得快乐。
1、“富养”应“养”之有道。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家庭中也会产生出一千种不同心性特征的孩子。我们要了解自己孩子的特性,对他们的教育采用最适合他的方法与理念,“养”之有道,而不是跟风其他家庭。当然,不管是穷养还是富养,都应该有个度。如果过度穷养,让孩子在贫穷恶劣的环境中成长,容易使他们形成缺乏安全感、自卑、孤僻的性格,也可能导致他们仇恨家庭和社会,形成攻击性较强的性格;而过度富养,父母什么都顺从他,容易导致其形成以自我为中心,也可能导致孩子形成“嫌贫爱富”的价值观。
2、放慢脚步育儿,摒弃急功近利的育儿心态。说到底,现代家长对孩子的过度重视与宠爱,都是浮躁的育儿心态在作怪。对于一朵花,你能尊重它的花期,等待它的盛放,而对于自己亲爱的孩子,又有多少家长能放慢脚步,尊重孩子的成长节奏呢?我们不妨抱着一颗平常心,陪伴孩子把童年过得慢一点,单纯一点,自然一点。
3、给孩子多一点陪伴,用更多的精神“富养”,滋润他唯一又宝贵的童年。心理学家胡慎之表示,用足够的爱给孩子建立内在的安全感,非常重要。生命只有一次,童年也只有一次,这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事实。家庭经济不宽裕,不能成为父母放弃对孩子进行精神“富养”的借口,不管贫穷还是富有,都可以对孩子进行“富养”。翻看不少伟人和成功人士的回忆录,从没有人提到他的父母让他上了最好的幼儿园,为他买了最贵的玩具枪,让他住上了最好的别墅;让他们记忆深刻的是与物质无关的东西。爱因斯坦很怀念童年时候亲手做的三个小板凳,作家莫言说他的灵魂寄托在对故乡的回忆里,国际安徒生文学奖得主、《一切从童年开始》的作者谢尔盖·米哈尔科夫最怀念自己童年时看过的一本书……这些都不是用金钱能买得到的童年记忆,却又对一个孩童的成长弥足珍贵。
4、富养的概念非常丰富,但大多数父母只领会了它最基础、最表面的意思,即物质上的富养,对于其他深刻的内涵却忽略了——富养包容度很大,比如:视觉的富养,孩子需要看得见的丰富,看书,看自然,让眼睛去捕捉一切;触觉的富养,让孩子用手去抚摸小草的成长,用脚在沙滩上奔跑;感觉的富养,体验喜怒哀乐的情感,让心灵更饱满……这样富养,让孩子见多识广,心胸开阔,从内而外散发出一种独特的高贵气质,有朝气,有力量。
笔者坚信,每个孩子都可以坐上成长的头等舱,在将孩子送往头等舱的道路上,父母需要付出的,不是金钱、财富,而是最亲密的陪伴、尊重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