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网 3—6岁

超前教育适可而止,千万不要揠苗助长

2015-08-03 11:04:39 出处:乖乖网 标签: 儿童早教 儿童教育 儿童教育方法

为宝宝能有一个好的未来,现在一些父母对宝宝的超前教育很热衷。3岁背唐诗、4岁练钢琴、5岁解数学。似乎只有这样,宝宝将来才有出息。请问,这样做有科学道理吗?

超前教育适可而止,千万不要揠苗助长

在这里,我要提醒广大父母,对宝宝的超前教育要适可而止,千万不要揠苗助长。

许多年轻父母把早期教育当成提高宝宝素质的重要内容,并为此投入大量的精力、财力。他们从小就为宝宝选择神算班、绘画班等各种培训班,于是2岁会写字、3岁懂算术、4岁讲英语的宝宝屡见不鲜。记得,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神童”“天才”辈出,许多高等院校专门为此开办了“少年班”,但结果并没有想象的这样圆满。超前教育未必能获得超高回报,甚至过大过早的心理压力会给宝宝造成逆反心理,导致宝宝以后讨厌学习。加之,一些学习班不正规,出现了一些与正规教育不合拍的东西。如:有的宝宝写字像画画一样,一个格子里挤着写好几个字;有的宝宝学过精算,做起算术题来却错误百出。这都是错误的思维和习惯造成了宝宝的正常思维紊乱。

宝宝天性爱玩,这个阶段顺应天性是教育的关键。专家认为,培养幼儿重要的不是让他认字或背诗,而是培养他对学习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

让宝宝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自理能力、具备优良的品质和良好的心理承受力,是幼教要完成的任务。在宝宝的智力不具备和不完善的情况下,费尽心机地让宝宝死记硬背的知识,可能到了学习的正常年龄只需花费几小时就能完全掌握。过度超前教育事倍功半,既赔进爸爸妈妈的许多时间、精力和金钱,又剥夺了宝宝幼年的快乐,还可能影响宝宝以后对学习的兴趣,这样做得不偿失。

情感口述
相关推荐
推荐专题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