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网 3—6岁

教育孩子要小错不放大错不嚷

2015-08-03 11:02:23 出处:乖乖网 标签: 儿童早教 儿童教育 儿童教育方法

我有个朋友,他的孩子非常优秀。我向他取经,他说教育孩子要“小错不放,大错不嚷”。请问什么是“小错不放,大错不嚷”? 

教育孩子要小错不放大错不嚷

小错不放大错不嚷

“小错不放”,是指对偶尔发现的孩子的小毛病、小缺点不放过、不迁就、不纵容,严肃对待,认真纠正。现实生活中,有些家长对此不以为然,面对孩子的一些小毛病,熟视无睹,不管不问,认为“树大自然直”;有的家长虽然也管也问,但是蜻蜓点水,轻描淡写,不足以引起孩子的重视。说到底,也存在着小节无关大碍的思想。

小节真的无关大碍吗?小毛病真的能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行消失吗?非也。俗话“小洞不补,大洞难缝”“从小偷针,长大偷金”,是有其道理的。如果家长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不能及时加以约束和管理,小毛病将会变成大缺陷,小节将会形成陋习,成为制约孩子一生发展的瓶颈。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所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人生。”如今,普遍开展的行为养成教育,正是从纠正小毛病、培养好习惯开始的。

“大错不嚷”是指孩子犯了较大错误时,家长不要过于苛责,应以宽容态度进行冷处理。一般来说,孩子犯了大错,心里已经充满愧疚与自责。这个时候,如果父母失去理智,大发雷霆,无异于火上浇油,不仅孩子脆弱的心灵难以承受,也不会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大错不嚷”有三层含义:

1.不要在孩子难受的时候进行严厉斥责,施加过多压力,以免孩子精神崩溃。

2.不要大吵大嚷,弄得世人皆知,要维护孩子的面子,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3.不要联想孩子以前所犯的错误,然后集中批评,将孩子说得一无是处,令孩子对自己失去信心,破罐子破摔。

当然,“大错不嚷”并不是说对孩子的错误不管不问,而是要注意教育的时机、方式和轻重。等到事态平静、孩子心态平和时,家长再和孩子一起分析错误的严重性,共同寻找补救和以后避免类似错误的方法。这样做,不仅教育效果事半功倍,孩子也会接受教训,“吃一堑,长一智”的。

情感口述
相关推荐
推荐专题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