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就要6岁了,做事还是磨磨蹭蹭,就连喝口水都要花好几分钟,每天早晨从刷牙、洗脸到出门那更是磨磨蹭蹭。真担心上学后天天都要迟到,怎么做才能帮他快起来呢?
为何总是慢吞吞?
承担少
无论是吃饭,还是喝——都应该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如果他从心里就没有认同这些被妈妈催了很多遍的事情是需要自己想到并要完成的,那么他就总会表现出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
练习少
无论是系鞋带、夹菜还是刷牙洗脸,只要是时间一紧,有的妈妈都会顺手为孩子做好,孩子很少有机会掌握这些日常的生活技能,到了真正要用时,他自然就会做得慢一点。如果妈妈着急了再催几次,责怪他简单的事情做不好,孩子受到打击后就更加不愿意练习。这样,表现出来就总是做事慢。
散漫,无计划
孩子不像大人的时间大部分都是被各种事情安排得非常紧。因此,当他可以自由散漫地晃来晃去时,突然要他做到能够迅速出门,并且能整装待发地带好出门必备的东西,那是不太可能的。
从容辣妈有办法
少催促,多鼓励
当父母在催孩子赶快完成一件事时,留意一下是不是他已经在做了,如果他已经在做了,只是做得慢了点,那么就请不要再催促了。相反,还可以给予鼓励,说他这次反应真快,已经在做了。慢慢地,孩子锻炼的机会增加后,自己完成事情的本领也就大了,做起事来自然会快起来。
做速度派偶像
没有什么比父母的快速行为更有说服力的了。如果父母审视自己,发现自己就会磨蹭,那么不妨从此做个速度派。几次之后,孩子就会习得父母雷厉风行的做法,即使刚开始或许会忘记带全出门的各种东西,但有了事情可以迅速完成的体验后,其他事情还可以不断地完善。
直接体验慢的后果
很多事情速度慢了就真的完不成了,可以直接让他体验如果去动物园晚了,那里是要关门的,动物就看不到了……很多事情是爸爸妈妈没有办法改变的,相反,爸爸妈妈也要遵守这样的时间,才能做成想做的事情。这样,会给孩子一个很直观的感受,慢了会是完全不同的结果。
做计划,助高效
常规的事情是可以通过提前通知,开始准备,并按时完成的。这些就像一个个小计划,可以列入孩子独立完成的任务表里。最开始时,父母陪孩子一起准备一个小本,列上不同的事情,例如出门前要带什么?写上必带的清单,准备时一一打钩,然后再看看准备这些用了多长时间。几次之后,还可以全家一起来个小游戏,看看谁出门最快。慢慢地,孩子主动完成的事情多了,时间用得也短了,做事情会越来越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