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老师:
我女儿快5岁了,对金钱没有概念,每天幼儿园放学后,必须去超市买点东西才回家。但东西买回来后就放那里,然后她转身就算计还喜欢什么。班上某个小朋友有一个小玩意,虽然她也有同类产品但还是想要,然后她就会花两天的时间不厌其烦地找我要,我不答应,她就一直说。我们全家都很怕她惦记上什么。我狠心过不给她买,结果在大街上闹得很没面子,她哭得也差点背过气去,最后还把买的玩具摔坏了!我现在就是苦恼她的“烦人劲”,不达目的不罢休,让人受不了!
北北妈:
您好!如果孩子东西买回来后就放那里,然后她转身就算计还喜欢什么,说明她真正要的不是玩具,既然想要的不是玩具,那也就不能通过玩具来满足。那么,孩子想从不停地要求家人给她买东西的行为中得到什么呢?确认被爱、掌控感、试探底线……我很想强调一点,5岁的孩子虽然在社会性、知识、能力层面和成人相去甚远,但是感受能力、心理需要和父母几乎是完全相同的。
都是无限满足惹的祸
看到你说“我们全家都很怕她惦记上什么”以及“我狠心过不给她买”,我有一个猜想是你们对孩子缺乏界限。不满足孩子不是狠不狠心的事,而是可以有一个明晰而确定的界限;如果“全家都很怕”,那也正好被孩子要挟。
我非常提倡重视孩子的需要、感受和想法,但这不代表不需要界限,相反,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尽可能地满足孩子是爱,界限外的拒绝也是爱。相反,不重视孩子会伤害到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和安全感,无界限无拒绝也同样伤害,因为孩子不会相信你什么都答应他的,如果你没有界限,他就会试探那个界限。你越不确定,他就越试探,他会用各种方式看这个界限是不是能打破,常见的是哭闹,有的孩子还会不吃饭或者使用其他更严重的方式。父母不可能完全满足孩子,也不需要完全满足孩子,孩子从亲子生活中获得“不是所有的愿望都能实现”和“很多愿望都可以实现”是同样重要的,前者防止孩子完美主义、理想主义,后者涉及追求的信心。
温和地坚持帮孩子立界限
我们可以用温和而坚持的态度帮助孩子建立界限。首先,这个界限不是人为的,不是不必要的。我说的人为是指父母出于某种个人的愿望而去刻意创造什么氛围,比如经济条件非常好的家庭为了让孩子节俭而装穷,比如为了让孩子坚强抗挫而制造困难。我不赞同这样,也没有见过这样做的父母取得过好的效果。生活自然就有它的界限,坚持那个界限就好。其次,界限不是一个命令,而是一个规则,我们所以遵循这个界限是为了我们更好,而不是让我们难受,就像交通规则一样。
界限的制定尽量和孩子商量。就玩具本身来说,界限的建立其实没有固定之规,我可以分享的几个方法:一种是我们负责给孩子买,这要参考两个方面,●家庭的经济条件,不必勉为其难地为孩子购买超过自己经济能力的玩具,也不必害怕孩子玩具太多不懂珍惜或者怕娇惯孩子而故意拒绝;●孩子喜爱、爱惜玩具。若孩子并不喜欢而只是想占有玩具,或者买来很不爱惜玩具,我们都可以相应的拒绝,比如下一周不能够再买玩具。一种是我们给孩子一定的钱,让孩子自己安排买什么,当然这对于五岁的孩子、缺乏计算能力的孩子不适用。这个规则的界限是,如果你提前花完了钱再要,我们拒绝。有一个弹性是,如果遇到特别喜欢而价格昂贵的,要提前申请,要讲出充分的理由。
当孩子提出超出界限的要求,就非常干脆而平静的拒绝,因为前面制定界限已经和孩子商量过了,所以不要再解释。如果你一开始就有界限,孩子就不会怎么试探,尽量适当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不会再为某个玩具不依不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