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同学上初中后,成绩没小学好了,数学、英语偶尔能拿个满分,历史生物啥的,稳定在八十几分,这样的成绩,混在重点中学的学霸群里,瞬间就被淹没了。
我倒是没着急。因为人家自己都没急,反而很自豪:“我没怎么复习还能考成这样,要是用上十分的力,没准儿能进前几名呢。”不管他是不是吹,只要没影响孩子的自信就好。
再就是没影响到孩子对学习的兴趣。考了中游水平的卢同学照样只用一半精力在学习上,但在这一半中,他是严肃认真的。课堂上,踊跃发言,每每被老师评价说回答问题有深度;课下作业,要求背诵的一定背会,要求默写的绝不偷偷翻书,检查出错误的,很自觉地在后面改写三遍。这不挺好?
余下的精力,剩下的时间,卢同学干嘛去了?看闲书,听摇滚乐,打篮球或者跟他爸窝到电视前讨论NBA去了,有时还带同学来家里打打闹闹。业余生活很丰富嘛,这才是青春期孩子该干的事,我可不希望儿子变成一个埋首书山题海不苟言笑的学呆,未来回顾起青春岁月,如果全是苦逼试卷,那就忒惨了
当别人在家挑灯夜读时,卢同学已经早早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或在画漫画,或在网上续写别人的小说(他嫌作者更新太慢了),不务正业有不务正业的收获,当他的漫画和小说被超多人阅读时,脸上挂着超多的愉悦和自信。
我之所以不着急,不会逼他学习,还因为我知道一个规律——中等强度的学习动机,最有利于孩子的学习,太高太低都不好。卢同学恰在中间。
和卢同学关系不错的W同学,平时写完老师布置的作业还要写家长布置的,考试前一晚仍下狠劲猛背历史,结果成绩却不如人意,甚至算得上糟糕,事后,急得都快哭了,“我怎么向我妈交待呢?”
太急于求成,反而会过度焦虑和紧张,忧虑过多导致记忆和思维无法正常运转,就很容易搞成考场失利。
还有啊,用过度用功换取高分,也很得不偿失。著名数学家陈省身曾说:“不要考100分。”他认为,考七八十分就可以了,时间和精力过多地花在考试成绩上,会影响孩子将来的发展和创新能力。“不要为了这一二十分,摧残了孩子的创新能力,浪费聪明才智,让人格、品德扭曲僵化,让他们沦为考试的机器。”
与成绩比起来,身体健康、人格健全,这才是最重要的。
有天翻看卢同学的周记,里边有一篇讲到他带动了全班同学唱英文歌,一到下课,男孩女孩们在桌子上打着节拍唱着歌,甚至有调皮的孩子跑过来甩甩屁股扭扭腰,算是伴舞。卢同学说自己“有一丝少年小领袖的意味儿”,读到这儿,不禁莞尔。这个孩子,是不是很有趣很快乐很可爱?
青春期是一个负重时期,孩子们要应对身体发育的困扰、繁重的学习任务,这时候,家长再给成绩下个硬指标,很容易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导致学习效率不高,事倍功半。
过度用功,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坏处,那就是:不利于身体健康。有研究说,晚上是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睡眠不足会导致肥胖、个子矮小等等。所以,对卢同学的不挑灯夜战,不闻鸡起舞,我一向心安理得,睡得哈喇子流出来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