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节假日,又犯愁。要是咱光棍一条,那绝对是个超爽的日子,这不是有孩子了么?孩子渐渐长大了,咱不得趁这难得的机会带他到外面长长见识么?可惜啊,父母跟孩子之间最容易发生的一件事,在我们家发生了,那就是——剃头挑子一头热。
我要做一名合格父亲,要带儿子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培养孩子各种素质的发展……于是,报旅行团、夏令营、冬令营,坐飞机、住酒店……
可是,每次都是热热闹闹地去,身心疲惫地回,不光是我和孩他妈,孩子也是一脸苦相。
不能白出去一趟啊,见识收到了吗?我打起精神,一骨碌爬起来,跟儿子聊旅游的感受。我寻思着至少能说出个故宫真雄伟啊,泰山好神圣之类的吧,可人家说,好像没啥感受。
算了算了,跑那么远,搞那么累,要不下次放假不出远门了?儿子竟然欣然答应。
这回放假,先问儿子,去爬城北那座野山怎么样?儿子说:行。
于是,我们来了。真是名副其实的野山,山中只有一条用脚踩出的小道,弯弯绕绕通向山顶。山沟底下有杨树直窜上来,其间有喜鹊穿梭,不时发出阵阵欢叫。儿子很兴奋,抱着大树又是转圈又是问:它们为什么会长那么高啊?
往高处爬,越来越多的岩石突兀出来,路难走了,我们都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但见松鼠在岩石间三跳两跳就钻进石缝,各种小蚂蚱噼噼叭叭砸在脚面上,还有小蜥蜴从草丛中探出脑袋,“簌”一下就不见了。儿子的眼都不够使了,他时而大呼小叫,时而屏气凝神,对着一个菌子、一株小草都要做一番“研究”。莫非,人真是大自然之子?我这榆木疙瘩老爹似乎有些开窍了。
忽然,儿子指着远处惊呼:老爸你看,好长的石头墙!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但见山脊处有一垅散落的石头,沿山势而上下,渐渐远去,最后消失在茫茫群山中。那应该是一截野长城。
心旷神怡,骨头缝里都是劲儿,我们一鼓作气爬上山顶。脚下是一段石头砌成的城墙,因年代久远早已坍塌成石垅。石块形态各异,并未经过加工;石间杂草丛生,硕大的蚂蚁在石头上快速游走。依稀可辨的烽火台在山顶已然成了一个大大的石堆。
儿子忽然感叹:“没想到第一次见到的长城跟书上讲的一点也不一样,很土、很荒!但是爬着挺带劲,挺有意思!”嘿,这不是实打实的感受吗?这不是很棒的见识吗?你不求,它倒是来了。儿子说回家能写一篇很好的日记。
晚上回到家,儿子掏出一堆石头,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捡来的。石头或光滑、或透明、或颜色美丽、或奇形怪状,各有各的特点。儿子视它们为宝贝,又是洗又是刷,忙活到半夜。不是很累了吗,怎么还那么带劲儿!
又过了十几天,儿子举着书来找我:“我知道了,我终于知道了!咱们这的松鼠为什么身体扁尾巴小,是因为生活在岩石中间,要钻石头缝才进化成这样的!”
后来,儿子不只一次提到那次爬山的经历,生活中遇到一些事也总和爬山联系着来理解。这是以往旅游回来从未有过的。
看来,心理学家李子勋说得真对,人是大自然的产物,孩子会在大自然信息的引导下从生命内部唤起生命的智慧,让孩子亲近自然,接受自然的滋养,是提升孩子心智能力的最佳途径。
太简单了!往后都不用非等节假日才出去了,有空我们就可以去城外的野山野林、田间地头转转。儿子也在爬山涉水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发现令他感兴趣的事物,情感和意识也被唤醒,变得爱观察、爱思考、爱体验、爱沉静。
或许将来的某一天,身边的世界已经满足不了他探索的欲望时,他会开始远方的旅行,到时候再说。那时陪在他身边的可就不一定是我和他妈了,可能是他的同学或老师,或者只是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