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里,我和儿子进行了一次长途半自助旅行,走访了澳大利亚的堪培拉、悉尼等几个城市。一路上,感受到了两个国家在教育方式上的很多差异。\
你为什么对我微笑
在澳大利亚,我们去的任何一个地方,都会有陌生人冲我们微笑。儿子的反应很有意思,别人冲他笑,他会有些不知所措,很不好意思地躲开,不敢看人家的眼睛。后来,我们遇到了其他华人家庭,我问他们的孩子:“你发现这里的孩子冲你笑了吗?”他点点头。
我问他是否会微笑着回应,他摇摇头:“他们为什么要对我笑呢?谁知道他们要干什么!”要先知道别人的目的,再考虑自己怎么回应——这么小的孩子表现出的防御性让我吃惊。
与此相反,当地的孩子似乎都很大胆,虽然不认识,但是会冲着我笑,大声地跟我打招呼,眼神里没有躲闪,很友好。我问一个7 岁的孩子:“你为什么对我笑?”他说:“你们肯定是从很远的地方来的,我觉得你们很可爱。”答案如此简单。
有意思的是,当我和儿子被这种热情感染,对着迎面走过来的一个中国家庭微笑时,我们被漠视了。那一刻,我真害怕儿子心中刚刚燃起的友善的小火苗会被浇灭。
最值得骄傲的事
在澳大利亚一个超市里,我看见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自己挑选着食物,她时常问妈妈:“这个是有机的吗?”在确认购买前,她都会仔细看营养成分表,说要选一个含糖量低的。她妈妈对我说:“她对食物的健康是很在意的。”但又笑着看女儿,“但是你很喜欢吃冰淇淋哦!”小姑娘赶紧说:“我最近已经不怎么吃了!”
据我观察,这里的孩子会自觉地注意饮食健康,爸妈们不用费尽心机地藏起孩子的糖罐,因为他们已经把健康饮食的观念和重要性传达给了孩子。
我特地观察了一下这里的各种兴趣班。在奥数班,我遇到送孩子来学习的妈妈,她说:“孩子对这方面比较感兴趣,而且这样的学习能提高技能,还可以参加一些比赛,增强自信。”我追问:“这应该对升学有帮助吧?”她非常惊讶:“这怎么能和升学扯上关系?如果是那样,这对没有来学习奥数的孩子是不公平的!”还有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参加了一种体能训练班,当时他腿上绑着沙袋,在泥泞里前行。他妈妈说,训练结束后,他会成为一个更加勇敢、坚强的小男子汉。
在悉尼的朋友家,男主人带我参观庭院:“看,这是我花了一个星期时间修整的!”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我看到整齐的草坪、漂亮的盆景。这是他每天下班回来后,精心整理的。他还颇为自豪地说:“我家老大已经可以帮我的忙了!”
参加他们的家庭聚会,你会发现父亲们凑在一起,很少谈论工作,最让他们乐此不疲的话题,是这样一种“攀比”:我儿子的滑板是我教会的;我教会了孩子游泳;孩子跟我学会了修剪草坪……教会孩子某项技能,是父亲们最值得骄傲的事。
在他们看来,对孩子性格的塑造、能力的培养、人际交往的锻炼等等,比吃穿住、比成绩好坏更加重要,对孩子的影响也更深远。
真正的宽容与自由
在澳大利亚期间,我还参观了当地的课堂。在老师的提问环节,有个学生的回答很是离谱,老师却说:“哇,你的回答很有创意!能说说你是怎么想到的吗?”他这样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
最后,他称赞说:“你很积极地思考,勇敢地说出自己的看法, 这非常好!” 课堂上,孩子们都畅所欲言, 没人担心回答错误会丢脸。至于考试成绩,这绝对是学生的个人隐私,老师不能泄露给其他人。
当地一个中等收入家庭的孩子,每天都骑着小车送报纸,这样他每周可以从每户拿到两澳元。邻居老太太是他的“客户”,她说自己非常愿意给孩子提供这样挣钱和锻炼的机会。这次旅行结束后,我跟儿子的奶奶开玩笑:“让您孙子也像外国孩子那样,每天早上给您送报纸吧!”她马上回绝:“那我多不忍心,直接把钱给他不就得了!”
澳大利亚所有的公厕都会设置一个小箱子,目的是为吸毒人员提供干净针头,同时收集用过的针头。一边严禁吸毒贩毒,一边又提供这样的便利,看似难以理解,实则是一个社会表现出的宽容,更是一种积极的防护——防止造成更大的悲剧。
由此,我想到的是,我们应该给孩子提供怎样的宽容和自由?给他丰衣足食,为他安排好未来的生活,让他没有压力、随心所欲,不见得是好选择。
不管怎样呵护备至,我们心爱的那个小身影终将走向社会,我们需要好好想想,什么东西值得传承,什么能让他们自己走得更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