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妈妈跟我抱怨孩子虎头蛇尾:面对新任务,开始雄心壮志,很快就觉得烦躁、无聊,最后随便应付或者不了了之。而这些新任务,本来都是孩子可以完成的。
我给她讲了一个小案例。
妈妈和3岁的小宝在家扔乒乓球玩,扔了几下,乒乓球滚到了沙发下面。
这个时候,有些家长会帮孩子把球找出来,或者告诉孩子球在哪里,用什么办法拿出来。但这个妈妈没有这样做。
她站在原地没动,任由孩子盲目寻找。孩子每找一处地方,她都用俏皮的语气问:“啊,这里也没有!哪儿去了呢?”孩子便模仿她的语气,念叨着“哪儿去了呢”,继续在家里到处找……
后来见孩子实在找不到,也有点累了,妈妈才蹲下来问“要不要帮忙”;得到孩子肯定的回答后,她也并没有第一时间去沙发那边,而是继续俏皮地念叨“让我找找,哪儿去了呢?”一边假装很认真地四处“找寻”,找着找着,最后在沙发下面“发现”了乒乓球。
找是找到了,可因为乒乓球滚得比较靠里,拿不到。在确认孩子想不出办法后,妈妈思索了一阵,突然“兴奋”地对孩子说:“我有好办法,看我的!”说着跑去阳台拿了个衣架,最终把乒乓球够了出来。
复制妈妈的办法和心态,包括俏皮和兴奋
这个案例我讲过许多遍,由于较琐碎,很多家长听完后,没太放在心上。其实案例中妈妈的做法,有很多值得参考的地方。
在案例前半部分,孩子经历了“自己找球,自己够球,自己想办法,基本都失败”的过程,可谓“一连串的挫败”,但是妈妈积极的关注与轻松的语调,却让孩子把整个过程当做一场游戏,自始至终并没有强烈的挫败感。
于是,在案例的后半部分,就有了这样的发展:
妈妈和小宝接着扔球玩。很快,球又不见了。这次孩子直接进入状态,一边念叨着“哪儿去了呢”,一边到处寻找;很快她就发现了球,然后兴奋地喊着“我有好办法,看我的”,飞速地跑去阳台,拿回来一个衣架,然后趴在地上笨拙地拨啊拨,最后自己把球够了出来。后来,小宝彻底迷上了找球游戏:在不同的角落,用不同的工具,将球找到并够出来。
后半部分的体验中,孩子完整地复制了妈妈解决问题的办法和轻松的心态;在我看来,它比前半部分体验还要重要。俏皮地说“哪儿去了呢”,等于告诉孩子,可以用调侃、好奇的态度面对挫败感;兴奋地说“看我的”,则是让孩子体会到,克服困难可以很快乐、很欣喜。
可是如果这次你直接帮孩子找了球,可能以后还要帮;如果你这次简单告诉孩子球在哪里,孩子可能就会认定球以后也只在那里。
如果继续“剥夺”,就连虎头也没了
在这个案例中,妈妈还有一点特别值得肯定:语言简洁。
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在旁观孩子探索时,经常忍不住要提示他们、指导他们。这绝不是一个值得提倡的行为。
人在初学一件事情时,往往有这样的体会:开始很新奇,渐渐地发现其中的难处,有些地方需要反复揣摩才能学会,这里往往伴随着挫败感;学会后,还要大量练习才能娴熟,让人感觉不耐烦。这样一个过程,既不新奇,也缺少挑战,显得平淡无味,但你必须完整地经历它,能扛得住挫败感、耐得住寂寞,才能把一件事情做好。
孩子也一样。如果我们总是在学习过程中过多“提醒”和“指导”,看似提高了孩子的效率,事实上却剥夺了他们体验整个过程、特别是体验“挫败”和“坚持”的机会。结果孩子会变成什么样呢?会刚开始觉得自己很厉害,对什么都很好奇,但是稍微遇到一点波折就觉得诸事不顺,每次都雄心勃勃地开头,应付了事地结尾,就像一开始那位妈妈抱怨的——只有虎头,没有蛇尾。
再往下,情况可能更糟:孩子面对新奇任务时,会对未知的过程感到忧虑,会特别害怕失败,发展到最后,连虎头也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