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网 3—6岁

家庭育儿,实践知识大于理论

2015-02-08 15:07:45 出处:乖乖网 标签: 儿童早教 早教知识 家庭育儿

现在的妈妈们都善于学习,育儿知识一抓一大把,了然于心,可真正到了实践时,往往有种人算不如天算的无力感。在育儿过程中,理论是一回事,实践又是一回事,当爹做妈的,究竟该怎么让理论指导实践呢?

理论足够,实践出差

这些年,接触了许多父母,发现一个奇怪的事实:一部分爸爸妈妈,在养育孩子的事情上可谓用心良苦。他们读书很多,了解的育儿知识十分全面,从心理学到教育学,从先进的教育理念到具体的方式方法,以及国际国内的教育状况,说起来套一套,专业而广博。按说,在育这件事上,他们应该可以更轻松地搞定一切。

家庭育儿,实践知识大于理论

但奇怪的是,不少这一类“专家型”的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反而更为焦虑,更难轻松,亲子彼此都面临更多问题。他们甚至比那些不太钻研育j L知识的家长有更多的无力感、焦虑感、纠结感。究其原因,不在于育儿知识匮乏,而在于他们掌握的知识太全面、太细致,以至于为知识所缚,终曰如履薄冰,结果反而因此失去张力,遮蔽了为人父母的灵性之光,导致南辕北辙的结果。

在育儿这件事上,理论是一回事,实践是另一回事,理论水平的高低并不与育儿水平高低必然成正比关系,而仅仅存在某种正相关的关系。

从另一方面来讲,理论知识掌握得越多,我们反而可能越紧张,越束手束脚,生怕万一有点什么闪失,就导致孩子如何如何……当我们不能放松心态时,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反倒成了妨碍我们顺应孩子发展需求,实现自然育儿的一大障碍。也因此,对很多家长来说,育儿就成了心里明白、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一件事,或者因此陷人理论的迷雾,反倒越走越偏。

理论实践,相辅相成

无疑,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对初为父母者来说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懂了这些理论知识,我们才明白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然会经历某些特别的阶段,以及面临这些阶段时可以如何应对。如:孩子阶段性地吃手;因为缺乏交往技巧而习惯性地对小伙伴施以拳脚或者总是被欺负却不懂自我保护,不懂还击;总在重复别人的话,模仿别人的行为,表现得缺乏主见……若清楚,这一切都是孩子发展过程中必然的表现,一母过了这个阶段,一切都将改变,或者这冲表现与孩子的气质类型相关,呈然暂时看来是个问题,背后却隐藏着令人欣慰的积极意义,我们就会放下所有的焦虑与担忧,在育儿的路上走得更淡定、更自如。而父母这样的心态对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至关重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理论知识应该成为我们的定心丸、安神药以及指路明灯,而不是“致焦虑剂”、“致惶恐剂”。

当然,理论知识并不总是起到定心丸、安神药以及指路明灯的作用。当我们过分拘泥于理论知识时,我们就可能趋向于教条主义、本本主义,而这些恰恰是育儿的大忌。

所以,理论知识只是一个参照物,它的作用是让我们看到我们离真相有多远,我们是否背离了孩子成长的规律,走向反面,以及如何趋向真相,而不是让其成为—个藩篱,把我们圈在里面,导致我们不知如何迈步,惶恐不安,或者无所作为。

掌握理论之后,我们更需要结合孩子的特点顺势而为或者尝试变通,最终由实践来验证,我们是否找到了对的方向,并时刻准备着调整我们前行的方向。毕竟,孩子各个不同,同样的方式方法适应这个孩子未必适应那个孩子。理论虽然来源于实践但它从实践中抽离,需要依赖于科学的研究方式。从样本的采集方式、样本的差异性、样本数量的多寡、环境因素的影响等多个维度考虑,理论的形成过程难免有考虑不周全的可能。对于某个特殊的个体来说,这些理论可能停留于理论,并没有太大的指导意义,甚至也许恰恰需要反其道而行之,才能找到最适合孩子的教育模式。

所以,理论虽好,终究需要落实到实践,并为实践所检验,才能发挥其作用,或者规避其负面的影响。

育儿随心,诨然天成

好消息是,人人都有为人父母的本能。

只要用心去聆听,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调整,我们会发现,最好的方式不源于书本,不源于网络,也不源于专家或者其他,而源于我们与孩子之间心与心的对话。所以,育儿,是一个以智慧启发智慧、以心灵引领心灵的过程。并且,这种启发与引领是双向的,而不仅仅是我们臆想的“家长主动引导,孩子被动服从的关系。

只是,要听到我们的心,我们需要清除一些杂音。这些杂音来自于我们童年的经历,来自于那些莫衷一是的观念,来自于我们固化的思维模式,来自于我们永远无法满足的欲望与期待,来自于我们以为一切非对即错非好即坏……放下这一切,我们的心自然变得清明,如此,我们才可能去聆听孩子,也聆听我们的内在。而要放下这一切,我们需要放下我执,放下自以为是,凡事试着提醒自己:

也许真相并非如此?也许孩子是对的?

也许其他人是对的?也许这并非唯一的路,还有其他的路可以走?也许,某件事某个经历对孩子不好也不坏,或者好坏糅杂?

当我们不再执着,不再习惯于二元分化,不再偏执于向外求,不再停留于固有的模式时,我们自然会越来越趋近真理。

如此,我们不会排斥理论,也不会过于依赖理论、枸泥于理论,而是以理论为指路明灯,启动我们与生俱来的本能,与我们的本能共舞,与我们的直觉共舞,在理论与实践、理论与本能之间找到一冲平衡,让一切浑然天成。

情感口述
相关推荐
推荐专题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