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机 危险指数:★★★★☆
有小宝宝的地方,饮水机也是非常危险的。妈妈应时刻告知宝宝,不要去碰饮水机的红色开关,并做好看护。
热水龙头 危险指数:★★★★☆
浴室里的热水龙头一定要当心,不用时要将龙头转向冷水方向。不仅水龙头要当心,洗澡水也要注意不宜过烫,浴盆中先倒冷水再加热水,以免烫伤宝宝皮肤。
特别提示:警惕低温烫伤!
在寒冷的天气里,宝宝的身体机能发育尚未完善,往往不能很好地保持体温,有的父母会用热水袋给宝宝保暖,看起来热水袋好像比较安全,但其实一不小心会引起低温烫伤!如果将保暖用的热水袋长期放在宝宝身体的某个部位,就容易导致宝宝低温烫伤。此外,父母在使用热水袋时,每次只要装70%的热水即可,并排出热水袋内的空气;装水后,要检查热水袋的盖子是否拧紧,防止漏水。最好不要把热水袋整夜放在宝宝的被窝里,应在睡前将被窝焐暖后,睡时取出,并外用厚毛巾包裹。
避免烫伤,从细节着手
为了避免宝宝发生烫伤,父母应该如何做呢?
不要在宝宝的活动范围且地上、桌上等能触摸到的地方放置热水瓶、热水杯等,要放置在宝宝拿不到的地方。同时需注意桌布的长度,以免宝宝拉扯,把热水瓶拉下而受伤。
给宝宝食用任何热饮,如奶粉、粥、白开水等,要先确定温度后再让宝宝进食。
洗澡放水时应先放冷水再放热水,水温一般控制在40℃左右。妈妈要时刻看着宝宝,不要让宝宝离开你的视线。
煮火锅、烧电水壶时,要特别注意宝宝动向,避免宝宝因绊到电线而弄翻水壶、热锅等热的液体。
当端热汤、热水时,最好提醒宝宝“小心不要靠近”等警告语,以免宝宝迎面撞来。
建议妈妈不要给宝宝使用电热毯,以免皮肤接触高温太久造成“低温烫伤”,而且电热毯如长时间开启,忘记关掉,很易引起火灾。
电暖气、电熨斗等高温电器要放在宝宝触摸不到的地方。
热水袋最好用毛巾包裹再给宝宝使用,温度要控制在50℃以下,而且最好不要长时间使用。
在喝热茶等热饮时,要把抱着的宝宝放下,不然父母稍不小心,容易将手中的热液泼在宝宝身上。
南方宝妈看过来
在没有暖气的南方,大家想尽办法来保暖。尤其是小宝宝们,爸爸妈妈除了给宝宝足够的温暖,还要保证足够的安全。
在密闭的空间洗澡,罐装煤气,不通风,半小时后可能就会中毒,所以再寒冷的冬天,也不可以门窗紧闭地保暖,尤其是冲凉房同时又用罐装煤气的地方,一定要小心,千万不要让宝宝中招。
刚出生十多天的宝宝,家里没有暖气和空调,为了保暖,不要直接贴近发热物品,比如直接用热水袋给宝宝保暖,最好在热水袋外面包一个毛巾隔热,并短时使用。
给宝宝冲奶粉,水温过高,也可致严重的烫伤。建议妈妈不管在冬天还是夏天,泡奶后一定要试过温度,正确的方法是将配好的奶滴到自己的手背感觉一下,不烫才可以给宝宝吃。
烫伤后的正确应急处理方法,5字箴言
热液烫伤
冲
以流动的自来水冲洗或浸泡在冷水中,应在30分钟以上,以达到皮肤快速降温的目的,不可以把冰块直接放在伤口上,以免使皮肤组织受伤。
脱
充分泡湿伤口后小心除去衣物,可用剪刀帮忙剪开衣物,并保留有粘黏的部分。有水泡时千万不要弄破。
泡
继续浸泡于冷水中至少30分钟,可减轻疼痛。但烧伤面积大或年龄较小的宝宝,则不要浸泡太久,以免体温下降过度造成休克,而延误治疗时机。但当宝宝意识不清或叫不醒时,就该停止浸泡赶快送医院。
盖
用干净的床单、布单或纱布覆盖,不要任意涂上外用药或偏方,以免伤口感染。
送
即使宝宝只是受到轻微的烫伤,最好也要到设置有整型外科的医院求诊。
接触性烫伤
皮肤为红色或有水泡:宝宝受伤部位需经过冲水、泡水的过程,再送医院治疗;
皮肤为焦黑或变白如蜡状:深度烧伤的征兆,可不必经过冲水、泡水的过程,而直接送医院治疗。
特别提示:在用水降温时应该注意宝宝的身体温度,冬天气温偏低,大量用水冲洗容易让宝宝感染风寒,因此,最好能中间稍事休息后再继续降温。降温30分钟到1个小时后直接盖上消毒药布、干净的手帕或纱布送往医院治疗,注意不要涂抹油、膏,也不要用冰水或冰块湿敷。
准确判断烫伤程度十分重要
如果烫伤面积在宝宝的手掌面积以下,可视为轻度烫伤,可采用以上方法。如果烫伤面积比宝宝的手掌面积还大,说明烫伤面积较大,或是家长判断不了烫伤程度的情况下,一定要带宝宝去看医生。
这些传闻中的方法不靠谱
在烫伤伤口处涂抹酱油、牙膏等,非常不可取。这样做不仅不能减轻伤情,而且会继续刺激伤口,加深受伤程度,增加感染机会。
烫伤后,家人撕扯宝宝的衣服也不可取,这样会将原本已经烫伤的皮肤表面扯破,反而会加重病情。应将伤口部位充分泡湿后,再小心除去衣物。必要时可以用剪刀剪开衣服,并且暂时保留黏住伤口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