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网 1—3岁

宝宝变得不礼貌了 怎么教育

2016-12-16 11:58:30 出处:乖乖网 标签: 幼儿教育方法 幼儿教育 教育方法

2岁左右的孩子逐步有了较强的自我意识,开始有“主见”。而教育宝宝讲礼貌却容易遭到抵触。这时候,身为父母我们该怎么办?

来自妈妈的担忧:

我的宝宝“没礼貌”

“我的女儿现在2岁,平时一直带她出去玩,1岁半之前一点也不拘束,是个爱说爱笑的小女孩,可是从1岁半开始突然变得认生,不再喜欢和别人说话。现在2岁,更加不爱与外人,尤其是与成人交流,连打招呼、说再见也不干。她越是不说,大人们越爱和她开玩笑,捉弄她,几次把她惹哭。明知道大人们那样开她玩笑不对,但我也不知该如何避免。过后,见到这个弄哭她的人会掉头往其他方向走……但宝宝喜欢与小朋友一起玩,比如在游乐场,她可以很快地就融入进去。

我们平时也非常注意‘以身作则’,尽量热情地和周围人打招呼,但宝宝依然不怎么‘懂礼貌’。”

相关知识链接:

宝宝的“怕生敏感期”

几乎所有的宝宝在1岁半左右都表现出认生、怯生的行为特点,但是具体的行为表现各不一样:有的怕成年人(像上例中的宝宝),有的只怕陌生的男性,还有的会怕电动玩具……宝宝认生确实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这是人类自我保护本能的遗传和顺延,就像宝宝刚出生时,本能地怕坠落感是一样的。这个过程持续的时间有长有短,因人而异。大部分的孩子在2岁左右达到高峰,然后逐渐开始缓和。文中的“宝宝”2岁,正值“认生高峰”,同时也是分离焦虑的高峰,难怪变得不那么“礼貌”了。

“认生”现象预示着宝宝已经开始有能力区分“自己人”和“陌生人”。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1岁半到3岁,是心理发育的第二阶段,也是幼儿自然天性与社会规范要求之间的第一个冲突。“礼貌”显然也属于社会规范之一,而“认生”的天性也在这一阶段逐渐达到高峰,因此有些冲突就不奇怪啦。只是如果家长们能更多地了解宝宝是怎么想的,也许就能更有效地引导其“不礼貌”的行为。

来自宝宝的心声:

“这些人不是家里的,我好害怕!”

一岁半之前的宝宝通常对一切都很好奇,也不怕生,待人热情如家人。可当宝宝1岁半左右,逐渐开始意识到这些外人并不是那几个和自己朝夕相处的家人,因此第一反应就是恐惧:轻则表现为紧张、不自然,重则大声哭闹、极力回避。恐惧是一种非常强烈且原始的情绪,对年幼的宝宝来说,并不是那么容易在短时间内“消化”的。想象一下,如果一群奇形怪状的外星人突然降落在你的阳台上,那一刻你会大方自然地和他们打招呼吗?恐怕第一反应也是恐惧和不知所措吧。虽然这个比喻有点夸张,但那一刻所产生的不安全感与不确定感一如宝宝所感受到的那样。

情感口述
相关推荐
推荐专题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