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月快满3岁了,在爸爸妈妈的眼里,月月很乖巧,很安静。可是每次出门,妈妈都觉得月月胆子很小,不敢和陌生人打招呼,不愿意在人多的情况下自己走路,要抱着,还要勾着妈妈的脖子。到公园玩的时候,不会走开超过一米的距离,还常常回头看看爸爸妈妈是不是在这里,不能很尽兴地玩。即使到爷爷奶奶家玩,月月也时不时说要回家了。最近一次,爸爸妈妈带月月逛商场,回来的路上,妈妈不小心被地上的砖头拌了一下,差点摔着,月月(爸爸抱着)瞧见了,哭得很厉害,回家好几天都没有好好吃饭,还发烧了。这件事让爸爸妈妈很担心。
背景分析
在交流中了解到,妈妈之前有过流产,月月也是保胎多个月后才顺利出生的。月月出生后,家里一直保持很安静的氛围,爸爸妈妈做事都很小心,尽量不发出很大的声音。家里也很少来客人,担心影响月月。平时一般是爷爷奶奶来看月月,不让月月多出门,1岁半后才开始带她出门。
三年中,爸爸妈妈没有在有保护的情况下让宝宝接触社会,而是用自以为安全的方式把宝宝保护在家里,宝宝失去了适应社会的锻炼机会。这种过度的保护让月月难以一个3岁孩子的状态去适应社会。同时,妈妈有过流产的事实和保胎的过程也给这个家庭带来一些谨慎、不安全的气息,无形中也影响了宝宝的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
老师的话
生活中常会出现一些我们未能预料的事情,当这些事情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我们怎样去诠释这些事,用怎样的态度去面对今后的生活才是重点。针对以上的案例,我们如何去面对呢?
过度保护反而限制了宝宝
流产和保胎的事实让这对年轻的父母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让他们对生命多了一份尊重和珍惜,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担心和不安全感。他们教养月月的方式更多地体现了他们的担心和不安全感。“让家里很安静,尽量少出门,不让陌生人来家里做客”等,与其说是爸爸妈妈对宝宝的保护,不如说是其担心的表现。而对这个可爱的生命来说,她更需要的是爸爸妈妈对她的尊重和珍惜。
首先,陪伴宝宝面对周围的一切,让宝宝在前面,爸爸妈妈的保护在后面。让宝宝回避接触社会,只会让宝宝更无力、更“胆小”。其次,要相信孩子天生就有适应社会的能力,从学吃饭、学走路、学说话等开始,宝宝的内心就渴望成为社会的一份子,他们会努力让自己成长。最后,要给予孩子成长的空间,凡事不要保护在前面,而是先让宝宝试一试,在宝宝试一试的过程中,他们才有可能学会怎样去面对周围发生的事情。
当爸爸妈妈的心态改变了,行为也会改变,那么宝宝的表现也会随之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