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也需要有自己的“社交圈”,但是如何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就需要父母好好想想了,是不是放在幼儿园,孩子就会建立自己的小圈子,结交好朋友呢?
幼儿园的选择会对孩子的社交行为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混龄班幼儿园。首先,让孩子有机会向更大的孩子学习,比和一样懵懂的同龄人来说,大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体生活后,行为规范会更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其次,小班制、有足够活动空间的幼儿园能降低孩子的压力感。
父母比孩子的同龄伙伴们更能了解情绪产生的原因和影响,理解别人的情绪,知道孩子成长阶段社交方面的特点,用语言表述情感,调节自己的情绪。所以,比起同龄小伙伴来说,父母是培养幼儿同理心、自控力、语言沟通等社交行为必备能力的更好的“社交导师”。
1、教授孩子何为“情感”
美国George Mason大学发展心理学系Denham教授的研究表明,对情感的理解能力是决定学龄前儿童社交能力强弱的关键,对情感的理解能力越强,孩子越会受到同龄伙伴的喜欢。
父母在孩子学龄前阶段,要注意教会孩子表达的情感,而不是指望孩子“大了自然就懂了”。教孩子表达情感,最重要且简单易行的——向孩子解释自己的情绪 ——什么时候(或孩子的什么行为)让自己感到高兴(难过、生气);
2、教会孩子表达情绪的词汇和语言
Denham教授发现,当父母经常向孩子解释自己的情绪及引起该情绪的原因时,孩子能学会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而在解释自己情绪的时候,可以融入一些行为规范的要求,比如“你刚才在公众场合大声尖叫让我很难过,我希望你下次有什么需求能和妈妈好好说”。而当父母更常使用高级的语言来描述情绪时,孩子能更好地处理愤怒和失望的情绪。
3、言传身教,传递正能量
作为社交导师的父母,在处理自己情绪的时候,其实无形中也在传递一些处理情感的方式。假如父母遭遇到挫折或损失,表现得积极、向上,而不是愤怒或绝望,孩子耳濡目染,也会以正确的方式来面对以后可能出现的消极情绪。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如果父母(特别是妈妈)经常表现出负面的情绪,孩子的社交能力受到的负面影响是非常大的。孩子看到妈妈表现出负面情绪的情况越多,就越不会将妈妈看成是一个可以给他/她安慰和建议的人;而在生活中缺少一个这样的“导师”对孩子社交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另外Denham教授研究发现,那些社交能力最强的幼儿,往往是那些在家里经常能感受到积极向上情绪的人。
孩子像一块洁白的布,不知不觉就染上了色彩,母亲的教诲,礼仪家教自不必说,甚至连大人下意识的动作也被孩子模仿,这种吸取是无微不至的。
自古人们就说:“孩子是母亲的镜子”,但这种映像一旦照入,就不易消失,将终生留在孩子身上,考虑到这一点,镜子的比喻恐怕就不够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