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妈妈因为每次和宝宝说再见,宝宝都会哭闹,因此刻意回避和宝宝说再见。殊不知,宝宝不知何时就要失去妈妈,也不知何时妈妈会回来,一切处于不确定之中,会越发焦虑担忧,面对分别的场面越发要哭闹,结果造成妈妈更刻意的回避。这就是一种不良循环。
正确的做法是,妈妈不要怕宝宝哭闹,一定要正面告别。妈妈自己要心态平和,愉快地与宝宝说再见。相信只要坚持正面告别,宝宝就能够适应。
注意宝宝睡着时离开的情况。如果无法避免,最好提前说明,在宝宝睡觉前就告诉宝宝,妈妈明天早晨要几点走。妈妈把心态放平,宝宝可能最初会有点焦虑,但慢慢就会适应。从长期效果来看,坚持提前说明妈妈要离开是非常必要的。
有时,妈妈可能只是离开一小会儿就没注意和宝宝说明。我在亲子班中曾见过,有个妈妈电话一响就拿着电话跑出去了,没有跟宝宝打招呼。过一会儿宝宝开始满世界找妈妈,一圈两圈找不着就哇哇大哭起来。妈妈回来后,刚才本来在专注工作的宝宝立刻与妈妈紧紧相依,注意力全在妈妈身上,直到下课都没有心思再操作教具。
搬家与旅行,往往会打破原有的生活秩序,因此,当父母做出这样的安排时,一定要考虑小宝宝的感受。当宝宝出现情绪时,多从宝宝微观的生活秩序上考虑,或许就很容易解决问题。比如,蒙特梭利曾经见过一个婴儿,哭闹得不行,父母以为生病了,可是儿科医生去了也没有办法。蒙特梭利了解到这个小孩刚随父母旅行归来,在旅馆里一直睡婴儿床,于是马上用枕头给婴儿做了一个床栏杆样的东西,宝宝立刻安静下来,滚到枕头边睡着了。
有些父母想让宝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甚至喜欢带着很小的宝宝出远门旅行。我自己的体会是,离我家最近的一个公园给我家大雪带来的快乐,与一个非常遥远新鲜的地方给她的快乐可能差不多。去熟悉的地方,我可以确认她一定会高兴,而连我们都陌生的地方,确实会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我完全不能确定会出现何种状况。旅游对成人一定有好处,但这种好处不能简单类比到小孩身上。行万里路不必着急,等宝宝大些再去可能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