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岁的宝宝和妈妈还处于共生的阶段,宝宝心里会认为:我和妈妈是一体的,我就是妈妈,妈妈就是我。如果宝宝的需要能够及时满足,他就会产生一种全能感,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同时产生“好妈妈”的心理意象;相反,如果宝宝的需要不能被满足,就会产生焦虑情绪,幻想自己一无是处,并且会怨恨妈妈,产生“坏妈妈”的意象。因为婴儿的大脑还不成熟,处于非黑即白的分裂状态,这是造成宝宝攻击妈妈的原初动机。在这个阶段应当及时满足宝宝的需要,为宝宝提供安全感。
2岁左右的宝宝逐渐从与妈妈的共生状态中分离出来,开始产生自我意识,宝宝逐渐有了“我”的概念,有了“我要怎样”的愿望,学会了说“不”。当他要体现自己的自由意志时,常常会从抗拒妈妈、不听妈妈的话开始,并且逐渐扩大到其他的人际领域。因此,当宝宝的这种追求独立与自我意志的愿望不被理解和满足时,宝宝就会产生愤怒情绪和攻击行为。另外,这么大的宝宝好奇心非常强,觉得什么都很新鲜,都想去探索。如果他的好奇心被限制也会产生不良情绪,引发类似打妈妈这样的不良行为。
有些宝宝因为生病、身体不舒服而产生烦躁、易怒的情绪,但是由于说不清楚,所以就用“打人”的方式来缓解自己的不适或表达自己的需要。另外,身体内铅中毒或者某种微量元素失衡等也可能引起不良情绪,产生“打妈妈”的行为。
父母是宝宝最好的老师。2~3岁的幼儿模仿能力非常强,爸爸妈妈和其他成人及小伙伴的行为都是宝宝效仿的榜样。成人间带有玩笑性质的“攻击行为”,宝宝会不加分辨地去模拟;有些父母为了逗宝宝开心,假装打宝宝、咬宝宝来逗宝宝乐,这无形中给宝宝一个印象:打人、咬人是件好玩的事,或是一种表达友好的方式,于是学会打大人;还有些父母娇惯宝宝,在宝宝第一次打人、咬人时,爸爸妈妈往往认为十分有趣,甚至会表现出惊喜的反应:“哦,我的宝宝会打人了!”这种赞美的反应给宝宝一种误导,无形中强化了宝宝的攻击行为。
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宝宝的“打人”行为都应该引起重视,既不能因为宝宝小而不予制止,也不能一味呵斥甚至打骂,更不能嘲笑、辱骂宝宝,伤了宝宝的自尊心。你可以尝试以下的做法。
宝宝打妈妈的背后常常有着复杂的心理动机,了解宝宝的正常需要,及时进行满足,可以减缓宝宝的焦虑,减少愤怒与攻击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