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网 1—3岁

如何正确帮宝宝保护耳道

2016-03-14 17:36:00 出处:乖乖网 标签: 婴儿护理 幼儿护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有的人没事的时候就喜欢拿一些诸如火柴棒、小发夹之类的东西掏耳屎。其实,掏耳朵是一件每个人都会做,并且让人觉得“很爽”的事情。

殊不知,错误的“享受”方式会招致恶果。轻则导致耳道发炎,重则能使听力减退甚至丧失。海口市人民医院的耳鼻喉专家表示,经常掏耳朵还会引起耳屎的分泌异常,耳屎可能越长越多,新分泌的耳屎会由原本的片状变为碎屑状,从而降低保护耳朵的能力。

耳屎对耳朵有保护作用

人体外耳道的长度大约有2.5厘米-3厘米,耳屎只占外耳道的外三分之一,另外靠近鼓膜的那三分之二并无耳屎占据。耳屎呈酸性,它使外耳道保持酸性环境,和耳道壁上的耳毛一起,抵御外部的细菌侵袭。“频繁掏耳朵,将耳屎一掏而尽,等于拆除了耳朵的外部防线,任由细菌侵入耳道和鼓膜,会引起慢性炎症,出现耳朵疼痛、流脓的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听力下降。”

海口市人民医院的耳鼻喉专家说,耳朵是人体很敏感的部位,每个人耳道的深浅都各不相同,任由一个不了解你身体的人来掏,一不小心,棉签就伤到了耳道旁的皮肤,甚至伤到鼓膜。如果用来掏耳朵的棉签不干净,上面沾有细菌,耳朵的健康就更难保证了。其实,耳朵痒是每个人都遇到过的事情,为了解决那种令人钻心的奇痒,人们习惯上用发夹、火柴、牙签、指甲等挖耳,以图一时之快。还有的人认为耳屎是耳内的废物,要及时清理才对,即便没什么感觉也要经常挖。有些浴室和足疗店甚至把挖耳变成了服务项目。

那么,挖耳到底好不好呢?耳屎,医学上称为“耵聍”,是外耳道耵聍腺分泌的黏液状物质,暴露在空气中易干燥,形成小片物,也有人的耵聍是黏状的,俗称为油耳或糖耳,常被误认为是流脓。过多的盯聍和外耳道脱落的上皮、灰尘混在一起,形成大的硬块,阻塞了外耳道,医学上叫盯聍栓塞。少量的耵聍对人的耳朵有一定保护作用。它可以覆盖在外耳道皮肤表面,防止皮肤干裂和粘附灰尘,预防感染,而且万一耳道进水,它还可以起到防止作用。一般而言,耳屎不必人工清除,它会在说话、吃饭、打呵欠时,随着下颌运动,借助皮肤上汗毛的推动作用被排出。

频繁掏耳容易导致发炎

此前媒体曾有报道,成都某男子因为长期掏耳朵得了外耳道乳状肿瘤。那么,经常掏耳朵是不是真的会致癌?

专家表示,一般来说,掏耳朵是不会导致外耳道乳状肿瘤的,这种病一般在欧美较为常见,我国出现较少。只有掏耳朵用力过猛,损伤了外耳道或是鼓膜,引发外耳道炎、中耳炎之后,再经过长期的刺激才有可能出现外耳道乳状肿瘤,所以发生的可能性并不大。

情感口述
相关推荐
推荐专题
电脑版 百科 问答 专题 地图 归档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