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体积较大的家具不宜用太过鲜艳的颜色,而应保持柔和的色调,如粉色、浅蓝色、淡黄色等,以减少过强的刺激。这样有利于心情的放松和平静,有利于睡眠以及形成固定的习惯,还有利于稳定个性的养成。
(2)体积小的、易于拿取的物件应采用鲜艳的颜色。鲜艳的色彩有利于视觉的丰富、思维的活跃。这样我们便可以在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柔和环境的同时,适当地刺激他的兴奋点,调动他的活力与积极性。
(3)可定期变换孩子室内的布置,这对于发展儿童的审美知觉十分重要。
(4)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来说,可让他们参与自己房间的布置。
2. 彩色儿童玩具的选择
游戏是儿童的主导活动,因此玩具的选择十分重要。
儿童的色感是从比较简单的形式向较为复杂的形式发展的。因此,对于婴儿,应当给他鲜亮的、纯色的、简单的玩具。色彩区别越明显,越有利于他对不同色彩概念的形成。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要注意逐渐增加色彩的多样性,并且要注意发展儿童区别混合色、中间色、色阶的能力。如灰色、蓝绿色、黄绿色等。这是孩子全面认识颜色,形成自己的颜色喜好的关键。这方面,积木、拼图、魔方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至于孩子画中不寻常的着色,大胆的想象,那都是自由空间的扩展,不要去硬性地纠正。可以逐步提示孩子观察现实物品颜色的细微差别,让他自己主动地探索,掌握颜色的差别。
3. “色彩宝库”——大自然的充分利用
对孩子来说,大自然是颜色最丰富的领域。随着对颜色感觉的增加,他们逐渐对明亮的太阳、蔚蓝的天空、烂漫的山花、葱郁的绿叶等产生了较为强烈的情绪反应。
还记得电影《音乐之声》里那七个在山野草地上尽情播撒快乐的孩子吗?他们是多么渴望着能更与自然亲近,而大自然又是何等慷慨地回报他们无价的快乐啊!所以,父母要尽可能地与孩子一起分享自然的美丽斑斓,在大自然最完美、最丰富的色彩中,塑造孩子高雅的审美情趣、高尚的人格素质。
这里要注意的是,孩子往往不能直接掌握大自然的总体画面,因此,家长要从个体的花朵、树叶等具体的事物出发去培养孩子的色感,把握颜色的过渡与变化,逐渐丰富他的色彩世界。